不过以她的年龄,玩心重些,委实也正常。
这些天她已经不咳嗽了,木槿看症也说基本痊愈,晟云洲见她蔫成霜打的茄子,沉默了会,应允下来。
小姑娘再度展颜笑了。
--
乐安镇今夜的天空,月明星稀。
长长的小镇主街道上,一列列仪仗朝着河边走去,好几个壮汉戴着面具,赤膊抬着供奉神明的祭品,嘴上唱着祈祷词,步履沉稳前行。
金陵祭礼的传统,百姓们都爱戴上面具陪行。
街上就有卖面具的小摊,闻锦提议他们入乡随俗,上前挑选了番。
她的背影轻盈朝着摊前跑去,晟云洲望着四周热闹景象,隐隐感觉,这画面似曾相识。
他跟了上前,陪同在侧,听着摊主热情在一旁介绍各种不同的脸谱。
闻锦拿起一副豹头环眼的面具,脸谱铁面虬鬓,样貌奇异。
她笑了笑,“这是钟馗吧。”
晟云洲拿起阎王脸谱的手势一顿。
脑海中顺着她说的话,蓦然回想起另一个画面。
这一回的画面,比以往任何一次模糊闪过的印象,都要更为清晰。
周围人声鼎沸,街头巷尾摩肩接踵,每家每户都点着灯笼,照亮着长街。
这样热闹的景象,街道再宽敞一些,灯火再绚丽一点,小摊的面具种类再纷杂一些,便能同他记忆里的画面重合。
记忆里,也是时逢江南的奉神节庆。
他身上的箭伤将将愈合,见小姑娘守在他身旁愧怍多日,一张小脸蔫如霜打的茄子,带着她出门凑了会热闹,散了散心。
那会,他站在摊前,拿起的也是一副阎王爷的脸谱。
旁边不过及腰的小姑娘,握着另一张脸谱,皱起鼻尖,“这个面具看着好凶啊。”
他看了看,道:“这是钟馗。”
她抬头,一双水灵灵的杏子眼望了过来,“钟馗是谁?”
四周人声纷杂,为了方便她听清他的话,他下意识弯下腰,回答:“道教俗神,专门打鬼驱邪的。”
她沉默了会,抬起面具对上他的脸,“那你戴这个。”
他蹙眉不解:“为何?”
“这样黑白无常就不会来勾你了。”
眼前的摊主笑吟吟道:“姑娘好眼力,钟馗最镇小鬼了!”
闻锦指腹点着脸谱,噙笑道:“那做了钟馗,是不是就不会被黑白无常勾走了?”
话音一圃,她笑着抬起面具,左看看,右看看,转头望向宋蔺英俊的面庞,和面具里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时玩心起,把那面目可憎的面具,戴上了他的脸庞。
再对上这双清丽熟悉的杏子眼,晟云洲一直团在脑海中的迷雾趋散,尘封的印象,终于清晰明朗起来。
脸谱摊前,小丫头踮脚将面具朝他脸上一扣的姿势,与闻锦此时此刻的一模一样。
闻锦趁其不备,把面具戴在他脸上,嗤地笑了笑,“确实挺镇鬼的。”
她笑着付了钱,撇头朝不远处眺望,“江边的祭祀舞蹈好像快开始了,我们赶紧过去吧。”
她转身大步流星朝江边走去,没走两步,脚尖一顿。
“蓁蓁。”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的宝贝年年暴富~
第41章 大氅
后面传来男人熟悉的嗓音。
闻锦美眸圆瞪,心中不由扼腕唏嘘,时隔这么多日,他终于记得在外头要这么喊她了。
难得啊。
闻锦扬起笑容回眸,正准备对此揶揄两句,只见面具下,男人的双眸醇亮,皓若寒星。
穿透而来的目光,径直照射入她的眼眸,看向了多年以前的那个小姑娘。
那个最初认识他时,无名无姓,只有叠字称呼的小姑娘。
有时候,记忆便是如此,你觉得熟悉、亲切,奋力去想时,却怎得都想不起来,偶然一个瞬间,一个提示,在脑海里彻底浮现。
钟馗脸谱的遮挡下,晟云洲微挑着眉稍,看她看得分明,唇角勾起一抹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笑纹。
原来是那个小丫头。
都长这么大了。
闻锦悄然与他对视,有些不明就里的愣怔。
她缓缓询问:“怎么了?”
晟云洲默然片刻,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摘下脸上的面具,伸出食指朝脸谱上轻叩了叩,“你选的面具好丑。”
闻锦一顿,撇了撇嘴,“不喜欢就算了。”
她争着想将他手上的面具抢过,男人却也没让她抢走。
两人迈步跟随着人流朝河边走去,穿梭于人群之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间百态。
止步于河边。
祭祀台上锣鼓震震,丝竹交错。
小姑娘的目光定格在台上,男人在她一臂之距的地方,负手而立,双眸一垂,便将她剔透的瞳仁与细挺的鼻梁望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