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云洲瞥一眼馄饨,扬起眉稍,“首先不就有面吗?”
闻锦笑眼弯弯,看向汤上漂浮的绿色,“还有葱。”
“龙骨炖的汤。”
“姜丝。”
“蒜沫。”
“荸荠。”
“玉米。”
......
“胡椒!”
闻锦答出第十六种,笑着同晟云洲道,“大人才来吃第一次,就能说出这么多,‘明察秋毫’呢。不过最后这一味东西,您肯定猜不出是什么。”
“为何?”
闻锦露着年少的稚气笑道:“因为我至今没吃出是什么呀。每次都会随口蒙一个,问问老板是不是。”
那你输了。
“陈皮。”
闻锦愣了愣,盯着他的脸看了瞬息,转首朝着氤氲的汤锅前大喊,“李伯李伯,最后一味不会是陈皮吧?”
摊主在朦胧雾气中含笑回应:“小公子终于猜出来了!”
闻锦露齿笑了起来,看了眼晟云洲,略有羞赧,“不是我猜出来的。但为了猜您这味食材,我光顾了多少次,是不是要表示一下!”
“成,再送您一碗!”
闻锦眼睛弯成月牙,转而又蹙起蛾眉,“怎么才一碗,我这有两人呢?”
“只剩最后一碗了,老夫要收摊了!”
闻锦撇了撇嘴,“好吧。”
摊主把最后一碗馄饨端上来。
晟云洲倒没想继续吃,闻锦却没有直接端到自己面前,拿过一把公勺,一点点给自己碗里盛了起来。
望着男人不解的目光,闻锦以为他不肯,放勺,怯懦小声地笑:“我就想分享一点您智慧的成果。”
毕竟她猜了这么久都没猜出来。
晟云洲:“......小公子想吃就都拿去。”
闻锦见他并非嫌弃她冒昧,衔笑道:“那不成,毕竟托了您的福,才能白吃一碗。”
她给自己盛了三分之一,继而给他碗里盛了剩下的三分之二。
不知想起什么,闻锦唇角衔着一丝怀念:“我很小的时候,就吃过这儿的馄饨。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都吃了些什么,多亏了您。”
男人望着眼前细心帮他盛汤的皓腕,脑海中忽而闪过一个曾经类似的画面。
只是当时的那双手,要比眼前这双小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的晟云洲:会持家,够贤惠,管得住后院就好。
后来:我会就好。
第15章 收拾
那时,他至江南出差回京,身边带了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的面容,早已经遗忘在了岁月里,只记得彻夜赶路,一路颠簸,晃得她眼冒金星,转过长巷闻到摊上的香味,肚子极不争气地响了一声。
在两人的马车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想起这一路她因为颠簸恶心都没怎么吃过东西,下车带她来到了摊前。
那会,也只剩最后一碗。
她呼呼吹了两下滚烫的汤面,吸溜一口,整个苍白面色都好似活润起来。
转眼见他两手空空坐在旁边,绯红着脸觑他一眼,跳下长凳问李伯拿了个空碗,从自己碗中,给他分了大半。
“你吃吧,我不饿。”
小姑娘摇了摇头,“我吃不完那么多。您也没吃东西。”
却不知是不是当时心里确实有点温暖,他并不擅长带小孩,陪着她吃时,却像其他爱哄孩子的大人般,余了点兴叫她猜猜这碗里都有些什么。
她年纪尚小,自是吃不出几味来。
窘态可掬的模样,令他忍不住卖关子地逗笑她,说下次带她来再告诉她。
却没有下次。
他没什么空,很快不记得这茬了。
也没机会再告诉她。
两人吃完,回到马车上。
至漓园的石狮子前,晟云洲一下马车,隔壁小院的门前,站着一个佝偻的身影,不停朝着巷口瞭望,一见他,吹胡子瞪眼道:“怎么才回来啊?”
男人愣了愣,不明白他要出什么幺蛾子,老爷子闻到他身上的酒味,伸手又来拽他的耳朵,“大晚上不回家,跑去喝酒,宋纯仁,你真是越来越能耐了啊!”
有了昨晚的经验,晟云洲疾步往后一退,让老爷子抓了个空,老爷子见他居然敢躲,瞪着眼朝他扑去,不料半路闪来一个纤细的身影,直接拦在他们中间。
闻锦弯眸喊道:“宋伯父好。”
“是小闻啊。”老爷子当即亲切地回了声,好言好语关怀,“怎么这么晚才回家?”
晟云洲眼瞅着老爷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小白脸十分乖巧地回应:“赴宴去了。伯父这么晚还没睡,是在等宋大人回家吗?”
晟云洲经她这么一点拨,望着老爷子在夜风中吹得有些散乱的鬓发,才有些回过味来。
人家特意待在门口,不是闲着没事来找茬的,他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