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启学院开了几门手艺课,很多家长眼中带了希望,原本准备蒙学馆学完就退学的,也考虑其要不让孩子再去启学院读个一两年,说不定就能学个可以传家的手艺呢。
东阳郡的蒙学馆和启学院算是所有学院中办的最好的,不得不说,这里有周飏大部分的功劳。
陆飖歌不是不懂周飏的心思,只是她不是真正情窦初开的少女,肩上又压着如此重担,别说谈情说爱,就连对男子多看两眼她自己也不会允许。
情爱和性命和侄子侄女的安全,和江山社稷比起来,实在是太轻太薄,不值得她去分这个心思。
陆飖歌这次出来,说是赈灾,不如说是给农人送良种来了。
春耕在即,能熬过冬寒的,在春日吃野菜也能活下去。可他们没种子,去年冬,大部分农人为了活命,将春耕需要用的种子都吃了,现在没种子就意味着来年也没收成。
看着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农人拖儿带女来领良种,陆飖歌不由锁眉。
“蒙学馆和启学院的孩子经过一个寒冬不少反多,为什么这些没吃没种子的人却这么多。”
这不符合常理,如果东阳郡灾民真有这么多,那么蒙学馆和启学院的孩子别说多,能有去年招生的正常数字就不错了。
穷的饭都吃不上,谁还有心思送孩子来读书识字。就算能学到手艺也不成,手艺又不是一天学的,对大部分人来说最要紧的还是吃饱。
小桌子闻言,忙去打听。
皇上的猜测没错,饭都吃不饱,怎么还有这么多孩子读书?
很快,小桌子颠颠地跑过来,凑到陆飖歌身边回禀。
“陛下,奴才去打听了。因为蒙学馆和启学院免费供应孩子们一顿午饭,只要是蒙学馆和启学院的孩子,他们都可以在学校吃一顿饱饭。所以,许多人家都想法设法将孩子往蒙学馆和启学院送,包括一些女孩子,就想着孩子能在学院吃顿饱饭,能活着,也给家里省了粮。”
陆飖歌恍然:“难怪。”
陆飖歌又问:“那这每日一顿粮,银钱从哪里出?”
这些小桌子自然也是打听过的:“是周将军贴补的,包括那些木工课瓦工课师傅们的费用,也是周将军贴补的。”
说到这里,就连小桌子都忍不住赞了一句:“周将军这人真不错,他给蒙学馆和启学院掏钱,却从来不在皇上面前表功,可见这人人品不错。”
周飏人品不错?
陆飖歌看了一眼小桌子,想反驳,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周飏这人,说他好,他确实算是不错。长相出众家世显赫,且十分的有头脑会做事。
可要说他不好,陆飖歌一时竟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去吐槽。
唯有当初陆远山的死,周飏的存在,到底让陆飖歌心中有了忌惮。
这人,还是远离的好!
第413章 鱼油
周飏并不知道陆飖歌对他的忌惮。
就算知道,他也没放在心上。
从他明知道陆飖歌是陆远山之女,还是会被这个小姑娘吸引的时候,有些事情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不过周飏对成婚的兴趣不是很大,如果可以,他想娶长乐公主陆飖歌,如果陆飖歌不愿意嫁,或者心有所属,那么他不娶妻也行。
周家有大伯,有大伯家的哥哥,就算他这一门绝嗣了,祖先也怨不到他的头上。
谁叫周家出了个不忠不义的周宗义呢,传宗接代,就周宗义的血脉就不配有传承。
此刻的周飏,正在通州剿匪。
说是匪,还不如说是前朝余孽心有不甘,在通州,举着反商复辟的大旗。
当初陈权攻下京城,那些前朝在外就藩的王爷们大部分也在后几年内陆陆续续被收缴。
现在留下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周飏是两天前刚刚收到通州有匪的消息的,等他从京城赶到通州已经是第三日。
通州近海,商船货运繁华,民风也比一般的港口城市彪悍一些。
等周飏到,只用了两日一夜的时间就剿灭了海匪的水寨一座,剿匪海匪三百余人,收缴船只大小十余艘。
事情进行的太顺利,让周飏不由有些奇怪。
这海匪,这船只,这寨子,好似有人早就给他打包好一般,只等他来就举双手奉上。
说举双手奉上也不对,在他拿的时候,到底还是费了些力气的。
“将军,属下发现一张画像,觉得有些不妥。”
四海说着话掀帘子走进周飏的临时营帐,将手中抱着的一卷画纸放下,“这是在一个房间里找到的,就被人挂在帐子后面,那墙上还贴了几张白纸。如果不是搜查房间的人仔细,这画像还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