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农夫与小娇娘(4)

作者:红烧季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杨氏自己认识些草药,可毕竟不是大夫,刘雷雨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到了连日高烧水米不进的时候。

不得已,杨氏带她下了山。

这么些年杨氏住在山里,村里人早将刘家的房子能搬走能拆掉的东西偷了个精光,连屋上的瓦片地下的青砖都抠下来偷走了。

刘雷雨记不得母亲是怎么从村里人手中把自家的东西要回来的,也记不得母亲是怎么将不怀好意摸上门的男男女女赶出去的。

有好几年她都昏昏沉沉在病榻上躺着,记忆中之后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苦涩的汤药,偶尔还有母亲哼唱的温柔的歌谣。

她只知道,母亲活的太苦了。

等她终于能站起来,能吃能走,能帮着母亲扛起锄头下地的时候,母亲飞快的就老了。

她花白了头发,佝偻了腰肢,年纪轻轻就掉光了牙齿。

可又过了两年,到了刘雷雨十三岁的时候,原本连走路都会喘气的母亲还是硬拉着刘雷雨又回了山里。

因为刘雷雨来葵水了。

这次,母亲连瀑布下的山洞都不肯住了,她带着刘雷雨进了深山,住到了深山中的虎窝里。

虎窝里从没见老虎来过,事实上,母亲在双峰山里找了野虎十几年,从没见过活的老虎。

但豺狼还是有的。

十三岁的刘雷雨一进深山就差点叫狼群分吃了。

但她没死,不仅没死,还获得了一桩奇缘。

她在山中捡到了一枚灵玉,只要站在双峰山巅的云雾之中,就能凭借那枚灵玉,进入一块灵田。

灵田不大,也就一丈长一丈宽。

不管什么种子种到灵田里,一昼夜就能结出果实来。

果实能带出灵田,吃起来也比普通果实更美味爽口。

只是,这灵田每种一回果实,刘雷雨就要浑身无力虚弱三天,种的越多,虚弱的时间就更长。

母亲约束着刘雷雨,不到熬不下去时不准她用,平日还是靠打猎为主,就这么饥一餐饱一餐,一直陪到了刘雷雨十八岁过了生辰,才万般不舍撒手离去了。

刘雷雨与那声音商量:“我就重生到这时候吧,十三岁,我记得捡到那灵玉的地方。”

这一次,她不要听母亲话了,她无法减轻母亲养育自己的艰辛,只能尽量多种灵田,起码让母亲多吃些饱饭。

第3章

双峰山不算高,唯二两座主峰还算挺拔,林木茂盛,山涧悠长深远,往深山里去,还有深陷地底的大裂谷,有奔流的地下河水从谷中奔流而出,一路顺势而下。

双峰村就坐落在山脚下的洼地里,沿着村外的河往下游走,走上小半天就能到县城里头。

县城叫做黑瓮城,也坐落在一座更小的山上,绕山而建,城中道路都是山路,外乡人若是初来乍到,一准要在城里绕昏了头,走上两天两夜也走不出去。

出了黑瓮城再往外头走,那就不大好走了。

外头山连着山,翻过了这一座,还有另一座。

连绵起伏的山脉彼此牵连着,仿若一位侧卧的美人,因此得名美人岭。

陈家医馆就开在黑瓮城内东城区南大街第一家,临街的大门面整整三间,一间药铺,一间诊堂,还有一间门口拦着墨兰修竹的屏风,是专诊女客的诊堂。

这样的气派,在黑瓮城是鼎鼎有名的第一家了。

破晓时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佝偻着腰,肩上背着一个半人高的竹篓,慢慢从山路上行到了城门前。

城门还没开,城门外头已经聚了三三两两的人,都是赶早要进城去的。

这初秋的时节已有些寒意,晨露挂在老头的发梢须尾,凝结成一颗颗细密的水珠。

只见老头从怀中摸出一块巴掌大的布巾来,认认真真将自己身上的露水擦干,一边擦口中还一边念念有词:“秋露性寒,去热镇风,专治……”

不等他念完,旁边有个一身鱼腥气的粗壮汉子,突然大笑着打断了他。

“我说老头,你这是要考状元呐?这会儿还不忘用功苦读呢!”

被这么一呛,老头瑟缩了一下,连抬头看一眼那汉子都不敢,唯唯诺诺的低着头,闭上嘴背着自己的竹篓往身后退了半步。

旁边一个大妈接了那汉子的话:“我说卖鱼佬,你管的怎么那么宽,老陈考不考状元,也不管你要束脩呗。”

大妈话音一落,城门口的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老陈也自嘲的嘿嘿了两声。

那接话的大妈是卖炊饼的,旁边没出声的瘦高苦瓜脸男子是酒馆的杂工,再旁边眯着眼睛一脸倦容的年轻媳妇在绣房做活,这赶早等城门开的一拨人都是熟人,大家在城里有份活计能挣几个嚼用,但又负担不了城中的房租钱,只得每日来回的奔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