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说话有点困难,他砰砰地拍了两下身边的一个一尺多长的方木箱,示意秦明月打开。
秦明月打开后发现里面是好些田契地契,还有家里丫头小斯们的卖身契和几张银票,如果猜的不错的话,这应该是老太爷手中所有的财产了。
“你,都卖了,回娘家吧。”伴随着不清晰的吐气声,方老太爷老泪纵横,“我和你娘,识人不清,害死了博用,对不住你,但小絮、小絮……”
秦明月心中长叹,这方老太爷也是年过四十才得了一个儿子,自小宠爱,别的商户人家孩子都是跟着父兄经商,只有方博用从小一心读书,巴望着以后当个官老爷,方老太爷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却还是事事亲力亲为,什么都不叫方博用操心,可想他有多爱自己的儿子。他虽算不得什么大善人,却着实是个好父亲。
或许是班主任当久了,秦明月很清楚能够无条件支持自家孩子的父母已经是难能可贵,至于公婆如何为儿媳着想,那都是天方夜谭。
“爹,你放心,我会帮小絮守好方家产业,等到有一天她长大成人帮她招赘,仍旧为方家开枝散叶。”秦明月说的坚定。
方老太爷听罢老泪纵横,一只悬在半空的手抖动不已,虽说不出话,却能看出他眼中满是懊悔,随即急急地喘了几声,没等到秦明月叫大夫过来,便咽了气。
秦明月僵在原地,不过是顺应书里内容和当下气氛应承的一句鬼话,怎么就把老爷子直接送走了,她连自己能活到哪天,会不会什么时候又穿回去了都不知道呢。
“大太太?”
外面传来小丫鬟的声音。
秦明月定了定神缓缓从室内走出,看了一圈发现守在外面的只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她只得差人叫来了秋姨娘,秋姨娘得知老太爷也去了一时泣不成声,几乎瘫倒在地。
“哭什么哭!现在是哭的时候吗?老太爷就那么搁在床上不管了?你快带几个嬷嬷给换好衣服,”秦明月心里烦的很,指着个小丫鬟说:“你,去外面叫几个小子来,把老太爷的棺材抬来。”
那两个小丫鬟年纪小,一时被大太太的气势所摄,只得讷讷的点头往外跑。好在老太爷老太太年纪大,早就备好了身后事,不然可够秦明月焦头烂额的。
“秋姨娘。”秦明月拉着秋姨娘的手,“如今方家遭逢大难,只剩你我二人,我知你素来性子温和,可这几天,就只这几天,你万万要帮我担起事来。”
秋姨娘是十六岁时被买回来的,如今也有二十年了,可惜一直无子,小户人家的妾室有子是主无子是仆,她就这么半主半仆的过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当方家的家,她也自认当不得起家,猛然被秦明月说的这么重要,竟然不知所措起来,“我、我……”
“姨娘只管先帮我料理老太爷,再把这后宅理顺莫要出乱子,前面便交给我。”
秦明月大概是火爆惯了,一时温言细语竟然有几分吓人。
说完她也不管秋姨娘能不能接受得了就扭头往自己屋子去,打算把刚刚从方老太爷那得来的箱子放回自己屋。
啧啧,她掂量了一下那箱子的重量,再看看周围不真实的古代建筑,有种还没出新手村就白捡了个丝血大BOSS的感觉。
秦明月的院子正当中有一排兵器架,那可不是方博用的而是秦氏的。秦氏娘家是开镖局的,她从小跟家中镖师们学武,到了婆家后也偶尔会练一练,方絮后来能够当上将军,也是秦氏给打的底子。
虽然原著里对她的武艺没有太多描写,但应该也不会很差。
房间分了三间,整个西屋是一间书房,方博用从小酷爱读书,不理家事,也不擅经营,不过他到死也只是个秀才而已,可见此人天赋不高。
这边比老太爷那边雅致许多,没有那么多金银毫无章法的堆叠,反倒一人高的博古架上是陶瓷盆栽种的梅兰竹菊。
秦明月没空赏花,她到了睡觉的里间,拿出一直别在腰间的钥匙去开最底下的一个大木头箱,这箱子是秦家的陪嫁,上好的柳木打造,本身就有百十斤,她又打开方老太爷给的那木箱子,细细数了数,里面林林总总有三千多两银票,田地有三块,地契六张,卖身契十二张,还有一块碧绿碧绿的翠玉,两颗指甲大的珍珠和两大块金饼子。
那大箱子里本身还有不少金银首饰,每一个都沉甸甸的,确认自己是个富婆后,秦明月拿了点碎银子,满意的把“仓库”锁好。
她风风火火地正要去拿换洗的衣服,却见一只素手已经先她一步把衣服拿起来,随即一阵淡淡的花香飘来,只见对面的女子莲步轻移,低眉垂首将素服递到秦明月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