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胜大怒,让州兵前去镇压,可他们守着县城,派出的五百州兵竟然一时没能攻进去。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效仿他们杀了税吏,然后加入他们,等贾胜反应过来将全部的州兵派去时,面对的却早已经不是最开始的那伙散做一堆的村民了。
云清皱着眉,去年干旱,朝廷早就下令免除岳州、宁州和吉州今年的丁税,贾胜打折扣朝廷的名号照收不误,最后税银会进到谁的口袋显而易见。
他抬眼和贺池对视:“王爷觉得吉州的事恒王知道吗?”
贺池嗤道:“他一个小小的知州,若背后没有人支持,哪敢这么横行无忌?”
只是他们怕是都没想过事情会闹到这个地步,吉州的起义军现在已经集结了两千多人,州兵本来就疏于训练,有人数优势时还有获胜的可能,可到了现在,州兵已经拿他们毫无办法了。
“我猜这件事贾胜还没告诉贺源。”
云清略一转念便明白了贺池的意思:“也对,若他知道,定然会立刻断尾求生。”
贪污受贿、盘剥百姓,逼得百姓起义,若真和这件事扯上关系,就不是随便禁个足能解决的了。
这是一个绝佳的扳倒贺源的机会,只要他们提前把消息透露给贺澜,让贺澜在贺源截住奏折前把这件事捅出来,趁他们不备找到证据,贺源便再难翻身。
可贺源现在却不能倒。
贺池把暗报点燃,扔进盆中,看着火光一点点将信件舔舐。
第77章 眼疾
封宁城。
那日贺池走得实在匆忙, 没来得及做任何遮掩,当天封宁的众官吏就知道了王爷离开的事。
众人都知道云清不在封宁,若说刚开始时云清离开封宁还需要找理由遮掩, 现在宁州已经完全在瑞王府的掌控之下, 自然也不必再顾虑这么多。
而且城中有贺池坐镇, 大伙儿自然是该做什么做什么,私下虽然多有猜测,却也不敢探问云清的去处。
可贺池突然离开,显然不同寻常。众人不知发生了何事,纷纷来找白忱溪询问情况。
白忱溪有些为难地道:“本官也不知王爷去往何处,不过王爷交代了, 少则几日,多则十几日便回,诸位不必担忧。”
众人面上不说,心下却各有思量。
他们现在被打上了瑞王的烙印,荣辱成败都系于瑞王府,自然会担忧王爷或者王妃出事,因此每日都有人明里暗里询问贺池和云清的情况。
白忱溪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所有的打探全都被他挡了回去。
几日后, 有关灾情的奏折和信件被送到封宁,交到白忱溪手中。
他看完信件,知道云清无事后一直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他即刻令人快马加鞭将奏折送入京中,然后让人去请钱知州和江同知等大人前来商议政事。
“……吉州发生蝗灾,灾民涌入宁州边界……”
“……宁州还有不少荒地待人耕种, 王妃下令让各县准备接纳灾民, 灾民若选择留在宁州,可载入宁州籍帐, 分地耕种……”
几人听到吉州灾情、又有流民涌入,第一时间都有些心惊,待听完白忱溪传达的王妃命令后,又慢慢冷静下来,王妃已经将应对之法做得如此详细,必定比他们了解的情况更多,他们也不必恐慌。
转念之间,众人便把这件事和王爷匆忙离去的事联系到了一起,心下各自有了猜测。
不待他们细想,白忱溪便已经开始雷厉风行地将各项事务安排给众人。
其余事务都不算复杂,担子最重的当属负责分管户籍赋税的江净百。
“江同知,将流民载入籍帐和分地一事,便交由你拟出章法,以及准备给各地的赈济及赈贷钱粮,须得从府库拨出。”
江净百有些为难地拱手道:“白长史,非是下官不愿配合,可秋收在即,月初王妃下令种植的棉花成熟,之前从未有过棉花的课税,还需我们着手制定完善,下官手下的人都扑在赋税一事上,田赋实是重中之重,若下官把人都调来负责赈灾,怕是会影响此事啊。”
白忱溪俊眉一挑,他早知这位江同知对他有些意见,却没想到他会在这种时候给他使绊子。
这件事是王妃交给他的,若出了岔子,首当其冲受到责难的便是他,而江净百理由充足,到时候最多得两句不知变通的批评。
不愧是官场老油条,整人的法子既阴损又不会波及自身。
白忱溪神情不变,不急不缓地道:“哦?江同知手下的人力竟如此吃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