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呵呵地说道:“冬月,我刚上家里找老黑没找着,跟你说也是一样。这不天暖和了吗,我预备把东头的房子起了,先跟你们说一声。”
“这么早?小斌相看好啦?”姜冬月吃了一惊,忙恭喜王永富,“孩子办酒了可得通知啊,沾沾喜气。”
王永富连忙摆手,往路边宽敞处让了让:“八字没一撇呢,先把房盖起来。都怪头年那事儿闹的,不盖我心里总不踏实。”
说着努了努嘴,“援朝见天在宅基地那边晃悠,倒了半车碎砖头破瓦片,我估计他也要盖了。摊上这么个邻家,你和老黑注意点儿。”
姜冬月点点头:“知道了哥,你啥时候开动呀?叫老黑跟着准备上,找找包工头。”
这下轮到王永富吃惊了:“你们也要盖房子?那块地咋盖?又长又窄的,根本盖不起来嘛。”
当然是为了占自己地方……但这话不好明说,姜冬月便一股脑推到唐墨身上:“老黑那意思是想盖,要不买地的钱白扔了,他心里正憋屈呢。”
“……”
王永富纯粹是打个招呼走过场,根本没想过唐墨会盖房,不免有些发急:“盖了更吃亏呀,冬月你千万劝劝老黑,今年盖房子不便宜哩,啥都涨价。”
姜冬月:“行,我回去跟老黑商量商量。”
第176章 盖房子(补)“这块地盖不了房子。”
唐墨左手压平土地证, 右手攥根蜡笔头儿,在孩子用剩的作业本背面依葫芦画瓢,描出一个窄窄的长方形。
“冬月你看, 它东西长六丈,南北才七尺半,连一丈宽都不到。真要盖房子,两面墙就得占八十公分,左右邻家的滴水檐……往少了算,占二十公分吧,合起来也有三尺。”
所谓滴水檐, 指的是屋顶超出墙体向外延伸的部分。它看似不起眼,但是能有效防止雨水侵袭,保护砖墙。
在乡下, 如果盖房时没留够滴水檐, 那两座房子之间的窄缝就很容易积水, 进而滋生蛇虫鼠蚁, 甚至让屋子里面泛潮。
“七尺半刨掉三尺,剩四尺半, 这么点地方够干啥啊?”唐墨边说边伸胳膊比划, “就一个坐柜那么宽,把笑安放进去都迈不开腿儿。”
姜冬月:“……”
她当然知道唐墨说得对, 可是——“咱们夹在永富和援朝中间,要这次不盖,以后更盖不起来,这块宅基地就荒了。”
“到时候他们两家想种菜种菜, 想堆柴火堆柴火,就是想挖个茅房, 你都拉不下脸,多膈应啊。”
唐墨倒不这样想:“别的能行个方便,挖茅房我肯定不答应,太臭。”
说完发现姜冬月脸色不怎么好看,忙加急补救,“真的盖不了。你仔细想想啊冬月,咱们这一片的房子甭管大门朝哪儿开,都得有个北屋,坐北朝南,夏凉冬暖。你要盖个开口朝东的,天天晒不着日头,里面就特别潮,南北两厢又不能凿窗户。”
唐墨十分努力地摆事实讲道理,奈何姜冬月早打定了主意要盖,眼瞅着说不过他,索性把腰一叉:“不行,管它好不好呢,我就是想盖房子!”
姜冬月说得气壮,内里却颇有些发虚。毕竟日子就像平金河的水,一直在不停地哗哗流淌,今年不同于去年,今天不同于昨天。
她撞了大运后既不烧香磕头,也不求神拜佛,只卯足了劲儿一门心思过日子。现在家里过得挺好,和从前处处不同,她根本不敢拍着胸口保证石桥村将来一定会拆迁。
“我、我主要是气不过。”姜冬月眨眨眼,试图为自己描补一二,“都怪小贵子手太黑,过个年落得全村笑话,啥时候看见那块宅基地我心里都不舒坦。”
“老黑,你实在不想盖房咱们就起个矮棚子行不行?以后点几棵南瓜北瓜,至少占住地方。”
那可是有证的宅基地啊,随便荒着给别人用,她真是不甘心。
唐墨没吭声,反而伸手在她头顶乱摸。姜冬月气得要找扫炕炊帚揍他,又被牢牢钳住,“别动,我摸摸你的牛角长出来没有。”
姜冬月:“噗哈哈哈哈!”
她忍不住笑弯了腰,唐墨也跟着笑,好一会儿才打住,低声道:“你这么想盖,那咱们就盖吧,万一老了孩子不孝顺,还能多个窝,比去地里搭棒秸棚子强。”
姜冬月急忙连呸三声:“别瞎说,笑笑和笑安都是好孩子,咱俩老了肯定能享福。”
……
夫妻俩商量定了盖房,姜冬月就照常忙碌起来,出摊儿、开店、料理旧院的菜地,抽空还和姜秋红一起去了趟柿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