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冬月今天不来,她明后天也准备去石桥村送东西,顺便探望亲妈。
“咱妈心眼儿小,别看嘴上不提,心里肯定埋怨我怎么不早点看她。”
“放心吧,回去我就给你说好话,等改天你来了咱们熬大锅菜。”
姜冬月满载而归,到家后果然先把姜秋红的心意对林巧英大夸特夸,然后才说起老房子的情况。
饶是如此,林巧英仍免不了伤心,哽咽道:“我早知道那土坯房撑不住,可怜你爹就留下这么点念想,发大水全没了……”
姜冬月劝道:“妈你别难受,以后我有钱了给你盖个新房住。你看你多幸运啊,这几年两次大暴雨都躲过去了,福气在后头呢。”
林巧英被闺女连哄带劝,心头苦闷瞬间散去大半:“我这种岁数还要什么后福啊,看着你们平平安安就够了。”
至于以后住哪儿,闺女没提就证明儿子没发话,她这把老骨头,且赖着活一日算一日吧,唉。
第118章 右眼跳(捉虫)姜冬月迟了半日才意识到林巧英在郁闷什么, 但她结婚后便落户石桥村,在魏村没房没地的,着实拿不出锦囊妙计解决问题, 只能今天捏饺子,明天煎包子,又嘱咐唐笑笑和唐笑安多亲近姥姥,尽力让林巧英不去想房子的事儿。
等地里能下脚了,就把彻底枯死的棒子秸拔掉一部分,改种菠菜、芫荽和根达菜。
原想种白萝卜的,但赵成功从洪金市跑到青银县, 鞋底都磨薄了也没带来好消息。唯二肯批量收货的腌菜厂趁机压价,洗刷干净的大白萝卜一斤才给一毛五,带泥的八分, 压根不够本钱。
青菜虽不如萝卜好种且产量高, 但它们长到巴掌大就能摘了吃, 不像根茎类蔬菜必须长够一定天数。待到八月中旬种麦子, 甭管青菜啥模样都能提前拔掉,两不耽误。
石桥村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和姜冬月差不多, 有那劳力多的人家, 甚至将棒子秸全拔掉,种满生长期较短的油麦菜、苋菜、鸡毛菜等, 准备精心照料后自个儿运到市里零卖。
唐笑笑偶然发现自家菜种得比别人少,很是忧虑:“妈,我们再养点蘑菇吧。”
姜冬月:“现在天气不大合适,而且十里八乡都受了灾, 咱养出蘑菇也没地儿卖。”
“唉~”唐笑笑像大人似的叹一口长气,“水灾真可怕。”
姜冬月揉揉闺女的小脑袋:“要不说咱农民日子苦啊, 甭管多少肥料多少机器,说到底还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份日子就好过些,赶上水旱灾害就得勒紧腰带,能省就省。”
唯一庆幸的是这年月家家户户都有存粮,总不至于饿死人。
唐笑笑听得越发难受,忽然想起自己还有小金库,忙跑到屋里把钱包拿出来:“妈,给你,里面还剩九十八块钱。”
养蘑菇的奖励金她都收在这里,前后统共二百九十块。其中买测试卷、新铅笔盒、橡皮尺子等花了四十,批发成沓的作业本和笔记本花掉三十五,冰糕辣条等零食六块。
此外她还跟同学一块儿去平村镇赶了两趟集,买毛巾、牙膏、鞋刷子等零碎东西八块,十条小金鱼三块。
不得不说,花钱的滋味太快乐了,尤其是接回小金鱼,从河里拔野草装饰玻璃鱼缸的时候,简直想往作业本封皮写“唐笑笑养鱼记”,再把养大的鱼端给语文老师看。
可惜小金鱼们刚到家就被弟弟捞来捞去少了一条,第二天翻肚皮两条,大暴雨又冲走了剩下的,真是不幸。
“没事,咱家还有钱呢。”姜冬月把钱包给闺女塞回去,“你先收好,记住以后不管干啥都留点老本儿,省得毛干爪净了犯难。”
唐笑笑认真点头:“我知道啦。”
甭管地里菜多菜少,乡下人的秋季总是忙忙碌碌不得闲。姜冬月又要照料发芽的青菜,又要施鸡粪种大白菜,还要在家做运动服,每天几乎从睁开眼一直干到天黑。
唐墨看着心疼,劝她别绷那么紧,“咱家有粮食,板厂砂光也能挣钱,你得悠着点儿啊。”姜冬月其实并不想这样忙,但她先前对运动服寄予厚望,批发了大量布料,如果不能抓紧时间在入冬前卖一批回本,就得等到明年过庙会的时候。
中间这段时间太长,即使唐墨能挣钱,她也不想自己的买卖停滞。
但这话不好解释,姜冬月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说道:“大水闹得人没心思买衣裳,咱村小卖铺都看着冷清。我挣不了那么多,就得在地里省点儿,横竖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