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些人量完尺寸交了定金,还会要求她在衣服领口或裤腰位置做个“假商标”,好让成品看起来像是机器生产的牌子货。
风向变化太快,姜冬月实在没法说出“几十年后手工费比机器贵十几倍,现在买到就是赚到”的话,只能在材质和款式上努力,期望自己这点儿小买卖能干得更长久。
她这边兢兢业业挖空心思,还进了批袜子和手套配帮卖,总算把毛利提了起来。石桥村小学招老师却毫无进展,张校长不得不安排其他年级的老师轮流排班,好歹把新知识给学生们囫囵吞枣过一遍。
赶上下学期期中考试那段时间,各年级老师都紧着自己班学生教,张校长还提着毛算盘给唐笑笑他们讲了几天珠算课。
日子一长,学生们尚不觉得怎样,每天照常嘻嘻哈哈地上下学,甚至因为作业少了更开心,家长们却坐不住了,纷纷去学校找校长提意见。
“到底猴年马月才能有老师?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高低也得给整个师傅啊!”
“我们学费和书本费都没少交,就让学生一天天在教室干坐着?”
“去年连打带骂好不容易管得皮猴子懂点事儿,今年离了老师,又开始上蹿下跳,校长你说说叫我们石桥村乡亲咋办?”
“是啊,咱们风吹日晒干活儿不就为了孩子嘛,好歹教他们认个字……”
张校长听得头都大了,随手一挠就是几根花白头发。他顶着秃脑门好言相劝打发走了几个,剩下实在打发不走的索性带着一块儿去找赵成功。
“支书啊,咱村小学生有困难就是社员有困难,社员有困难就得找大队解决,你给想个辙吧。”
张益友并非推卸责任,他在石桥村小学待了许多年,感情十分深厚,奈何学校就是这样的条件,全方位降低要求引来几个新老师试讲,他心里其实都不大看得上,结果人家没待两天就要走,他能怎么办?
赵成功:“……”
MD,这支书也忒难当了!
第91章 代课老师(补)
和石桥村的同龄乡亲比起来, 赵成功是极少数完整读完小学六年书的人。要不是赶上亲爹生病,家里缺劳动力,他绝对能继续往上读, 并按照最初的规划考中专,再托关系分配工作,实现吃国家粮食的理想。
可惜天大地大肚子最大,赵成功没怎么伤心就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有牛时在后面推犁,没牛时在前面拉辕,很是受了十几年罪。
“唉, 要是那会儿多撑两三年,现在我肯定头一个报名来学校当老师。”赵成功一边闲聊一边给张益友夹菜,“校长你多吃点儿, 成天管几百号人费心费力的, 不容易。”
张益友很少在外面吃饭, 今天傍晚被赵成功连劝带拽地留在他家吃焖面, 又听了回“寒门学子忍痛斩前程”的故事,心头也颇为感慨:“都知道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可是攀高太难啦!”
“但是呢,”他喝掉半杯茶, 语气一转,稀疏的头发都跟着支棱起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何况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 大水大旱也饿不死人,更没有道理亏待学生。”
“《悯农》里面说的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学生也是同样。你培养他五、六年,他就能成栋梁,就能为国家做贡献。赵书记你就是个典型例子啊!”
张益友越说越兴奋,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讲到“男女受教育的不同影响”,又讲到“乡村学生必须抓住教育关键期”,最后双目炯炯握着赵成功的手,诚恳道:“小学教育功在当代,立在千秋,赵书记你一定要重视啊。招不到正式老师,我们可以先招两名代课老师,工资太低太少,可以从大队拨款。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了祖国的花朵!”
赵成功:“……”
他当然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可大队这不是没钱吗?
眼看张益友松开手,自己给自己续了杯茶,舔舔嘴唇还要继续讲,赵成功脑袋瓜嗡嗡的,赶紧把瓜子糖端到桌上,一边让一边表态:“校长你放心,咱不是那种吹牛皮不干事的人,明天我就发动全村力量,说啥也得把代课老师先找着。”
“但是吧,石桥村情况你也清楚,初中毕业的恐怕都没几个,更别提中专和高中了,先找个水平差点儿的对付对付,你看行不行?”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张艺友痛快点头:“行,甭管水平好赖,脾气要好点儿,别戳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