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墨压低声音:“李建军他大伯真厉害,开板厂挣了十几万,去年搞什么投资生意,听说身价过百万了。”
那可是百万富翁啊,他做梦都不敢梦这么大的。
“难怪给小孩出这么多礼钱。”姜冬月边说边把唐笑安碗里的花椒挑出来,又给唐笑笑夹一筷子粉条,“他投资什么啊?在西康村建厂?”
唐墨摇摇头:“我也没听懂,好像两万以上才有资格,钱真是都叫有钱人赚了。”
两万距离他们确实太遥远,夫妻俩感慨一番,吃完饭溜达着歇了会儿就骑车回家。
这次唐笑笑坚持坐姜冬月的车后座,路上沉默不语,任唐笑安怎么闹腾欢呼都没吭声。
到家后她翻开书包写生字,一口气学习了俩钟头,终于鼓起勇气去房顶找姜冬月。
“妈,你觉得我和弟弟谁好呀?”
姜冬月放下棒子,毫不犹豫地道:“当然是我们笑笑更好。”
唐笑笑眼睛霎时亮了,然而这亮光一闪即逝,犹如风中飘摇的火苗。
她绞着手指,声音低低的:“可是别人都觉得男娃更好。”
奶奶是这样,姑姑也是这样。她清楚记得李木子出生时根本没有十二天,李木子弟弟的十二天却有这么多人,做那么多饭。
听一个甩豆包的女生说,李木子今天哭得太大声,被抱到她姑姑家了,不知道有没有疙瘩吃。
“傻闺女,”姜冬月心念电转,伸手揉了揉唐笑笑的小脑袋,“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别人怎么想关我啥事?
“那些重男轻女的人都是老思想、老封建,将来有他们后悔的时候。咱娘俩就关起门过自己日子,我挣钱你学习,早晚供出个大学生,羡慕死他们。”
她语气温和,神色坚定,唐笑笑的两簇火苗重新亮起来:“嗯!”
第90章 学骑车
连续晴了十几天, 加上姜冬月早翻面晚遮笘,房顶棒子晒得发干发硬,互相搓动时咔咔作响。
她挑拣了半布袋颗粒饱满的, 让唐墨用绳子系到院子里贮藏,留着冬天磨新棒子面,然后从街上找来打棒子的脱粒。
不得不说,九十年代农村机器升级就是快。今年的脱粒机看起来比去年的更笨重,但一次能吞十几个棒子,籽粒脱得也更干净。往外吐棒子芯的地方则多了根很粗的塑胶管,在管口套上那种眼儿特别大的廉价塑料网, 脱粒的同时可以顺带清理棒芯,十分便捷。
轰隆隆地脱完全部棒子,姜冬月便打扫干净房顶, 将棒籽儿均匀摊平。它们需要再晾晒五、六天, 水分含量达到粮站标准后, 才有籴棒子的人开拖拉机上门收购。
唐笑笑在摊平的棒籽儿中间缓慢行走, 鞋底贴着房顶趟出一道道窄沟,两条胳膊左右伸开保持平衡, 像个扎了小辫的稻草人。
等西屋和北屋全趟好, 她满意地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始央姜冬月教她骑自行车。
“妈,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会骑了,你就教教我嘛,以后去乡小学考试我就能自己骑车了。”
姜冬月:“……行吧,但是摔了不许哭鼻子。”
想到自己去年偷偷推着妈妈的自行车在巷子里“试驾”, 不小心摔到墙上哇哇大哭,唐笑笑也有些不好意思, 眨巴着眼睛道:“今年我长高了,不会摔。”
而且现在路边到处是垛起来的棒子秸,她可以往棒子街上倒,摔了也不疼,嘿嘿。
唐笑笑悄悄为自己的机智鼓了鼓掌,然而走到田间土路实际骑起来,仍旧各种不顺。明明两手捉车把姿势标准,左脚踩脚蹬子右脚不停的点地加速,自行车却总是往右边倒。
最惨的是棒秸垛近在眼前,她居然“啪”地提前摔倒了!
唐笑安正在地头蹦蹦跳跳地捉蚂蚱,瞧见这一幕急忙高声呐喊:“姐姐加油!加油!”
“……”唐笑笑爬起来,忍痛将眼泪憋回去,拍拍膝盖的土继续练习。
“没事儿,这次妈晚点撒手。”姜冬月说着,用力扶住车后座,“开始吧,再遛几圈儿就熟悉了。”
唐笑笑不放心地叮嘱道:“妈,你撒手之前喊我一声啊。”
“行,放心吧。”
大半个小时后,姜冬月跑得满头汗,唐笑笑终于学会了上车和下车,中途还能飞快踩着脚蹬子蹬两圈。当然,摔的跟头也不少,上衣裤子全蹭了土,手掌还擦破了点儿皮。
姜冬月喘着气说道:“一口吃不成胖子,明天再练吧。”
唐笑笑犹豫片刻,决定再骑一会儿,“我感觉马上要学会,只差,”拇指和小指比出条微不可见的缝隙,“这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