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喜欢过年,嘿嘿嘿~
……
转天,家里又蒸了一锅馒头和菜包子,还有几十个粘窝窝。
以前吃不饱饭时,粘窝窝都用高粱面混着杂面做,现在粮食打得多了,就用黏米面掺棒子面和白糖做,还要加些红枣。
刚蒸出来的粘窝窝放在白菜叶子上,面香与枣香混合,吃起来又甜又黏。
唐笑笑一向很爱吃粘窝窝,但今天刚吃半个,就把剩下的递给唐墨:“爹,我咬不动。”
“让爹给你消灭——哎,这是什么?”唐墨举起那半个粘窝窝细看,发现枣核旁边嵌着一粒白点,伸手拈起来,居然是一颗牙!
“哈哈哈哈哈哈!” 唐墨放声大笑,“吃个窝窝把牙都黏掉了,快让爹看看流血了吗?”
唐笑笑立刻捂住嘴巴,飞快躲姜冬月身后,含糊道:“妈,我不想掉牙。”
姜冬月瞧着闺女有点儿发慌,特意打开手电照了照,发现是上门牙左边的尖牙掉了,没有流血,但乍看像个小黑洞。
“没事儿,你这颗牙本来就松,今天不掉明天也得掉。”姜冬月安抚唐笑笑两句,又把那颗掉落的牙用纸包起来,“下牙掉了往高处扔,上牙掉了往低处扔,吃完饭去把这颗牙扔河里,很快能长出新牙的。”
唐笑笑略微放下心来,吃完饭就跑到河边扔牙,可看来看去总感觉不够低,干脆又跑到平金河边,用力将那颗牙扔出去,心里默念“快长快长”。
没有牙就得像弟弟一样天天喝奶,她要快点儿长牙!
……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乡下人年前忙碌的基本全和“吃”有关,无论穷家富户,都会尽力囤积食物,至少正月初十前不动蒸笼。
今年家里多了个娃娃,姜冬月本以为会忙得不可开交,没想到唐墨提前歇工,里外里帮了大忙,连馒头都比往年蒸得更快。
“一对、两对、三对……”姜冬月分别数出二十个粘窝窝和馒头菜包,用笼布裹起来放进提篮,对唐墨说道,“我挺长时间没见我妈了,给她送点东西。你先在家看孩子吧,晌午凑合吃顿饭,等我回来了再去赶集。”
给丈母娘送点儿东西唐墨倒没意见,但是……他皱起两道浓眉:“你会骑自行车吗?要不还是蹬三轮吧,路上稳当。”
他这辆二八大杠都快十年了,除了铃不响别的哪儿都响,并不好骑。
姜冬月白唐墨一眼:“我哪有你想的那么笨?平常不骑车是因为咱家没有,你别门缝里看人。”
唐墨不信,坚持让姜冬月在巷子里试试。“天寒地冻的,万一摔了多受罪啊,你先练练。”
“那你看好了啊。”姜冬月把提篮挂到车把上,推着二八大杠在巷子里走几步,然后左脚踩着脚蹬,右脚点地,加快速度后猛然抬腿,轻松坐到车座上,一溜烟儿拐过街口没影了。
唐墨:“……?”
“嘿,你妈这是先斩后奏啊。”他咂咂嘴,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闺女,慢吞吞往家走,“没了姜屠户,也不能吃带毛猪,爹中午给你们露一手!”
第56章 过年啦(补)
这辆二八大杠确实不好骑, 体型大,车座高,得往前探着身握车把。左刹也坏了, 用力捏才有点反应。
但姜冬月很久没骑过车,出门基本全靠两条腿,乍然速度快起来,心里特别畅意。过了桥头踏上小路,看远近无人,还试了试单手握把,像个摆弄新玩具的孩童。
乡下的冬季旷野辽阔, 目之所及,到处是低矮的惨绿的小麦,偶尔有几只长尾巴喜鹊和灰扑扑的麻雀飞过, 零星散落在地里找食。
有只胆大的甚至在姜冬月的提篮上蹬了一爪, 又呼扇着翅膀落到一棵干枯的榆树上, 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喜鹊登枝, 是好事儿。妈今天早上也听见喜鹊叫了,正想着应在哪儿呢, 你就过来了。”林巧英满脸惊喜地把闺女迎进屋, 张罗着生旺火,让她烤烤手。
姜冬月笑道:“妈, 我不冷,骑车过来还热呢。”
她环顾四周,发现屋里干净整齐,床头用被子裹着一小盆面, 已经发得差不多了。
“那待会儿咱就蒸吧,我今年抟的圆馍馍特别好, 没有一个起皮。”姜冬月说着,把提篮里的粘窝窝和馒头菜包拿出来放好,想想又掰了三个粘窝窝出来准备中午吃。
“从平村镇买的黏米面,特别甜,把笑笑一颗牙都给粘掉了。妈你吃的时候也注意点儿,别把牙弄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