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国公在朝中积威甚广,皇帝明明终日高枕难眠,却还是为西北军队收回扬州商贾的贩盐权,又将此事全权交予那位裴世子。”
“若说其中一半是为了巩固他们大周的江山,那另一半便是为了宽慰这位皇后娘娘,可惜裴南筠当局者迷,自然看不清形势。”
宁婕妤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开始抑制不住地颤抖,含着压抑不住的怒气。
“裴景琛分明是个扶不上墙的废物,就因为他是裴南筠唯一的侄子,又对皇帝构不成任何威胁。你瞧咱们这位圣上,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功劳都分给这位裴世子!”
“他这样,让我儿置身何地!我儿心有大志,岂是那等只知道玩物丧志的燕雀可比?”
“可陛下却还这样拖着,迟迟不立储,简直是荒谬!他就不怕有朝一日,这萧家天下转手让予姓裴的吗!”赵姨娘听她越说越急,倏然睁开双眼,压低了声音道:“姐姐!你逾矩了。何况,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尚未可知,若是此次承豫得手,那最后前往扬州的不还是咱们的人吗?”
宁婕妤恍然回过神,倒在身后的圈椅上,眸光阴冷,吐出一口浊气,这才笑道:“霜蒙,你提醒的对,这天下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赵姨娘见她渐渐平静下来,将桌上的那本书又合上,向宁婕妤走去,在离她仅一步之遥的地方站住。
“姐姐,待这次收盐事了,这姜家便算彻底地倒了台。今年又有春秋两试,就凭姜家那个独子的成绩,放了榜也是名落孙山,于我们殿下毫无助益。”
宁婕妤蹙眉看向她,眸中闪过一丝试探,出声问道:“妹妹的意思是?”
赵姨娘轻轻点头,“正如姐姐所想,这样的岳家不要也罢,无用之人应当早早剔除,可千万不能被这些目光短浅的蝼蚁挡了路。”
“可是,此时退婚只怕会让陛下徒生猜忌,再说,弃了姜家,我们岂不是更加势单力薄?”宁婕妤还是不解。
赵姨娘的唇角微微勾起,声音压得更低:“退婚这件事,当然不能让我们来办,自然得让那边主动提,便同姜太尉说咱们王爷登基后,会给他家独子一个世袭的爵位。”“让姜家人自己说女儿恍然悟道,发誓要绞了头发上山做姑子去;再或是染了急病,已经送回了乡下庄子里修养;再不济便找个道士来,编上几句八字克夫的话。”
“届时姐姐再去皇帝身边哭几次,以皇帝的性格,必然会依了姐姐。趁这桩婚事刚散,皇帝对咱们王爷还有愧,速去别家提亲。”
“可是这个节骨眼上去哪找比姜家条件好的姑娘?”宁婕妤还是觉得这件事情有些突兀,鬼使神差地开口问道。
“姐姐这就是糊涂了!”赵姨娘眉眼含笑地望着她,又补充道:“姐姐方才说,瞧着承豫心里头有人了,似乎对秦家姑娘十分中意?”
“那秦家好歹也是个正一品,我在御史府也曾听到好几次卢公夸赞这位秦尚书,说他清明端正、刚直有度,是个难得的忠臣、纯臣。”
“听说尚书府还有位公子,胸怀文墨、才高八斗,今年秋试已经有好几家书坊暗中下注,赌秦家大公子会摘得魁首。”
“姐姐方才不是还惋惜这种忠正之家不能收至承豫麾下么?现下不就有了个好法子?”赵姨娘揶揄地看了姐姐一眼。
“我听说这秦尚书和他家夫人都甚是疼爱这个小女儿,秦大公子更是与其兄妹情深,若是直接与这尚书府喜结姻亲,到时候他们除了相助殿下,别无二选。”
宁婕妤听赵姨娘讲明其中利害关系,不由露出一抹真心实意的笑容,温声道:“若是承豫知道姻缘一事另有转机,也算了了一桩心事,想来心思也能轻些。”
说完她又转头看向自己这位相依为命的妹妹,挽住她的手,轻声道:“你且放心,承豫就算是娶了秦家姑娘进门,我也万万不会叫她诞下嫡子,待局势安定下来,我便立时让承豫娶咱们婉婉。”
“到时候必是八抬大轿、十里红妆,明媒正娶进王府,让整个临安城都沾沾婉婉的喜气!待我儿承继大统之时,婉婉便是这宫里独一份的贵妃娘娘,也必然是第一个诞下皇嗣的人。”
赵姨娘反握住宁婕妤的手,郑重道:“姐姐,你我曾受过的苦,我是万万不愿叫婉婉再受一遍的,只要承豫真心待她,我便心安了。”
第40章
主帐里已经密密麻麻地跪了许多身着官服的大臣, 还有几个粗布麻衣的小厮,俱是两股战战,不敢直视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