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隽拢袖站在后面默默吃瓜。
吴圭轻声问:“元卓,《足球前线》怎么办?”可以说足球前线是他们三个一手扶持起来的,就像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孩子一般,就这么放弃还有点舍不得呢。
林隽轻咳一声,“我在足协挂了个顾问衔,”他促狭道:“你有什么好主意想上随时与我说,小弟给你走个后门。”
吴圭:“……”冷脸无语。
待李学士回他自己公事房后,袁学士将林隽等人聚起来打官腔:“我知道某些人之前办过报纸,未免觉得此事简单,我劝尔等莫要骄傲自满。”说罢重点看了林隽一眼。
林隽笑眯眯的左看右看,仿佛在找‘某些人’是谁。
他才不会对号入座哩。
袁学士:“……”
他咳了一声继续唧唧歪歪的讲话,林隽只当他放屁,敛目等废话从左耳流进右耳流出。
“……陛下交付重任,我等……”
这时,文煜背着手吊儿郎当的踱进门,看了眼袁学士,不认识,略过。找着站在后面的林隽,挥手道:“元卓,你们在这儿站着做什么?”
“开会?”
“什么玩意儿?现在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去采访?”文煜拿着鸡毛当令箭:“皇兄对我们报纸看重着呢,明天一定要将第一期发出来!”
“王爷,还要排版印刷,最快也得后天。”林隽提醒道。
文煜大手一挥:“那就后天!各位,动起来!”
大家看了眼懵逼的袁学士,各自散开。
庶吉士们苦恼的围到林隽身边:“元卓,咱们第一期应该选什么主题?”
日报,听名字似乎每日都要出一期?
林隽想了想,分配道:“既是京城日报,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咱们姑且先大致划分为要闻、实事、文教、经济、探轶、评论这几大板块罢。”
“等等,其他的还罢,这探轶与评论何解?”孔翎问道,其余人也忙不迭点头,这两个是什么意思?
“探轶嘛,京中人口众多,汇聚各省人士,其风俗轶闻也丰富得很呐。咱们搜集这些奇闻轶事,与百姓探究一番,或可分析其中蕴含的原理,或可追溯其形成的原因,岂不有趣?”
众人纷纷点头,单他们都来自四面八方,有一肚子的小道故事哩。
“至于评论,便是将观众对我们刊登的或一事或一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咱们将其誊上来与大家分享,供大家讨论,这参与度是不是立马上来了?”
一帮庶吉士听得双眼发亮,元卓脑子怎么长的?光是听他描述就很有趣了,刊登出来后岂不引爆全城?他们恨不得立马看到观众们的反应就好了。
林隽开始分配:“你去通政司看看最近可有值得关注的时政消息,你与我一会儿去桃园采访,那边有一个好事可以通报呢。你们去各处看看有无新奇的轶闻,季同兄,你去打探打探最近百姓们衣食住行的物价行情,尺玉兄,文教就交给你了。”
大家干劲十足地揣着自己的记者牌牌领命而去,丝毫没有觉得林隽正在越级指挥。
林隽倒有自知之明,只文煜没发话,袁学士不敢反对,梅学士也是一副爱咋咋的表情,是以他就毫不客气地上了。
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懂报纸!
见人都走了,林隽叫住吴圭,揽着他走到一旁悉悉索索的说:“尺玉兄,关于文教方面小弟有一个想法……”
第51章 京城日报
林隽与吴圭出的文教板块的主意便是后世小朋友经常能看到的连环画。
早在准备办报纸时林隽就在等这一天了。
一份成功的报纸怎么能不刊登连环画片呢?这可是小孩子最期待的环节啊。
足球前线成功后林隽便找了几位画手着手绘制插画,与袁氏商量好随时准备刻印。
连环画要打出名头就要选百姓们耳熟能详、有基础受众的故事进行刊载,首先映入林隽脑中的便是文朝老少中最受欢迎的《西游记》。
其实各大出版行也出版过《西游记》的绘本,林隽一一比对过后最终摇头打消了捡现成的主意。·这些绘本过于抽象写意了,注重环境而不突出人物主体,艺术性是足够了,但是画面却不抓眼、不吸引人,作为连环画是不合格的。
且这些妖怪描绘得也太‘本质’了罢?说是猴子那一定是真真的猴子,一点不掺水分的。林隽看着剧版西游记长大,深觉缺少各色俊男美女的取经路根本不完整!
是以林隽撸起袖子自己找人干,他对画师们的要求只有一个:人物必须生动好看。
届时画面下方会有文字描述每一个场景正在发生的故事,而图画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人能够以此进行脑补、代入,所以画面必须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