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有一手哇你,还知道追女孩要从其兴趣爱好下手了?
“我会转交的,至于英莲那边如何反应我是管不着滴。”林隽慢条斯理道。
孔翎难得笑了,林隽这个态度就已经说明一切,他不会反对。
林隽轻哼一声,从此开始了挑剔大舅哥的信使角色。
真是天道好轮回。
--
这日,文烁与朝臣们开完小朝会后,礼部都给事中覃奎进言道:“陛下,臣听闻林修撰等人以报纸为媒介在京中商户间招揽广告,聚财颇丰,实在不成体统。翰林院本为育才、储才重地,其清要名声如何禁得住林元卓等人如此糟践?依臣看报纸一事或可取缔。”
文烁眸光一闪,淡淡道:“哦?”
“覃大人此言差矣。”顾平不赞同的说:“闻京中百姓争相购买报纸与小儿识字,实在是教化百姓的一大利器,取缔报纸万不可取。”
覃大人不服气道:“依顾大人的意思是放纵林元卓败坏翰林院清名不管了?”
“老夫只是不赞成禁售报纸罢了。”顾平甩袖道,他眼光一扫,见到站在角落的翰林院李学士,说:“正好李学士亦在,事关翰林院名声,咱们且听听李学士的意见罢。”
文烁撑着下巴将视线转向李学士,那姿势仿佛在看什么热闹。
“陛下,臣觉得二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翰林院确实不应背上敛财的名声,只依微臣看庶吉士通过走访民间确实得到有效锻炼,臣考察后发现他们更通晓实事了,这又与翰林院育才之职不谋而合,如此……”
只听李学士亮明目的:“臣以为报纸理应继续开办,只其刊登广告一事需再斟酌一二,臣公务在身或有监管不力之处。是以臣建议或可遣专人监督,或将报纸编纂移交别部,我院只负责采访写稿亦可。”
说完他不露声色的看了顾平一眼,顾平半阖着老眼,微微点头。
文烁似笑非笑的看着堂下诸人,与易修武对视一眼:真是一场好戏呀。
殿中众臣嗡声讨论。
户部尚书与两位侍郎交换眼色。
听说一期报纸的广告收入就能有三五万哩,翰林院嫌弃铜臭,他们户部正好爱与孔方兄打交道呀。
他们还未开口,覃大人就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遣专人监督未免繁琐,报纸既有教化之功又有舆论之力,不若将其移交都察院监管,正应其察纠内外之职责。”
户部尚书左右看了看,心里有数了,他翻了个白眼,什么玩意儿。
都察院左都御史肃然而立,眉目不动,似乎万事不乱其心,只听皇帝吩咐。
文烁看了这一场唱和俱佳的大戏,心中腻味。
私心都快堆到人眼前了,还要扯出一张名声的大旗。
他放下胳膊靠在龙椅上,沉吟片刻道:“几位大人所言朕已知晓,只《足球前线》是朕为发展报业所作的一个试点,现在看来不论是其文教功用亦或是其维持自身运转的能力都十分理想。此报既是为足球服务便只让其负责足球即可,此后交由协会负责,尔等不必担心。”
那不就是到太上皇手上了么,众臣闭嘴,这还咋抢。
只听文烁又慢吞吞地放出个大雷:“朕打算开办《京城日报》,上可为朝廷宣扬时政,下可为百姓分忧解难。”
众人面面相觑。
文烁扫了眼李学士,道:“朕本打算交与李学士负责,既李学士公务繁忙,便让翰林院侍读、侍讲二位学士主编罢。”
他仔细观赏一番李学士尴尬憋屈的表情后,心满意足的接着说:“元卓、吴圭、顾宜等人熟悉一应流程,其采访、选稿之事继续交由他们领着众庶吉士完成朕亦放心。”
“至于监管问题诸卿亦言之有理,”文烁放眼望去,这个是老顽固、那个是卫道士,摇头打叉。唯有几名干实事的官员又委实分不开身——怎么就这么缺人呢?
他不期然对上一旁打酱油的忠顺王文煜,心中一动,笑道:“阿煜,此事便交给你罢。”
文煜瞪眼,指着自己的鼻尖惊讶:“我?”
“你也该帮我分担一些了。”文烁笑呵呵的一锤定音,最后看了眼沉默的顾平党,施施然散会。
李学士黑沉着脸在公事房宣布皇帝要办《京城日报》的事。
他皮笑肉不笑的对侍讲学士梅丛道:“梅学士,你可要好好配合袁学士办好这份报纸啊。”
侍读学士袁枝眉梢透出得意,倨傲的看了眼众人。
明明两位学士都是一样的品级,李学士似乎一句话就给二人定了主从。
梅学士低调得很,整日泡在书籍中,一副醉心学术的样子。他也不说话,只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