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她这个年纪,几乎不会考虑到这些。
不说管别人家的小孩吃不吃得饱,买不买得起必需品,就连自己家的,她忙于公事都很少顾及到。
可眼前的霍不丢以及她的玩伴,都是热心肠。
这可能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挺好的。
“荀丹姐,可以吗?”霍不丢再次询问。
“当然可以,但想要帮助这两类学生,其实有更好的方式。”荀丹笑着说。
见霍不丢一脸期待,她缓缓道出自己的计划。
免费午餐和卫生用品,本质上都是帮扶贫困生。
既然如此,何不,提供定向资金。
吃不起饭的贫困生,由各班班主任了解清楚情况后,统一上报申请。
每学期在饭卡里充值一定金额,保证其在校饮食。
同样,买不起卫生用品的女生,每学期也能申领一笔资金,用作购物所需。
考虑到女生难为情的可能,保留在宿舍、女洗手间设立免费公共用品取用区。
这么算下来,花销只高不低。
把这个情况跟霍不丢说明后,荀丹再次问:“丢丢,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霍不丢将随身带着的银行卡交由对方,斩钉截铁道:“我确定。”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落到实处,才有价值。
作者有话说:
金手指:这何尝不是积德行善呢?
霍不丢:钱来得太容易,不花掉良心难安。
旁观者:容易吗?
第89章 遇恶止恶
◎遇见就不要错过。拘了!◎
新县县下辖村镇。
凌晨四点半, 女人睁开了眼睛,打着哈欠下了床,就着蒙蒙光亮, 在外间进进出出。
隔壁屋子躺着的闺女,还沉浸在梦乡, 不受丝毫影响。
女人动作很麻利,不一会就扛着农具出门去了。
来到地里拾掇了一番后, 估摸着时间回到家。
果然, 早饭已经做好,做饭的小孩也上学去了。
看着桌上卖相一般的饭菜,女人大口大口地吃着,没有丁点嫌弃,待会她得出门做小工, 不吃饱可没有力气。
乡下的小工, 基本上是苦力活。
女人现在干的,就是给泥瓦匠做帮手。
和水泥浆、搬递砖块......干一天下来,一百来块钱。
一般人人家还不要, 要不是女人吃苦耐劳, 家里没了顶梁柱, 对方恐怕还不要她。
所以,她格外珍惜这个活, 早出晚归, 从不抱怨。
守着几亩地饿不死,但也过不上好日子。要是一直在村里待着还好, 可两孩子在学校, 吃住行都要钱, 没有一份收入真不行。
老大在读高一、老二在村里小学上六年级。
孩子父亲暑假出了意外, 没了。
一家之主的重担,落在女人一个人的肩上。
幸亏孩子懂事,从来不会要求什么,吃穿用度格外节省,她才有喘息的机会。
这几天运气好,泥瓦匠接的活正好是村里人的,走路就能到。
女人先一步抵达,二话不说,戴好手套开始搬砖,等泥瓦匠骑着摩托车到时,她已经满头大汗了。
看到矮间里堆成小山的砖头,泥瓦匠满意地点头。按照这进度,这里的活用不了两天就能完成,到时候就可以让主人家结账了。
下午时分,日落西斜。
从泥瓦匠口中得知,干完明天,就不用来了,女人并没有多少喜悦。
如此一来,她又得在家等下一份活。
心里的烦忧,在晚上回到家,看到灯下等待自己的一双儿女后,消散了不少。
尤其是听到长子说,以后不用再给他伙食费。
“儿子,你刚说什么?不用给你伙食费,你每天在学校吃什么?”女人很是诧异。
自己儿子自己知道,懂事隐忍,每个月带去的生活费也比别人少得多,每每问起他都说够了。
没读过几年书的她,就信了。
其实,由不得她不信,因为家里实在没钱。
做小工的收入不稳定,两孩子的学费必须提前攒够,家里的经济压力,让她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校补贴了伙食费在饭卡里,够我吃到学期末。”男生努力弯起嘴角,以此安抚母亲那颗不安的心。
“班主任说,毕业前每学期都会往我们饭卡里打钱。”
“怎么这么好?太好了!”女人惊得张大嘴巴,反应过来后忍不住捂嘴赞叹。
“我也觉得很好。”突逢变故,失去至亲,日子煎熬,他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可除了辍学打工,他一直想不到其它方式来减轻妈妈的负担。
原本计划着,这学期结束后,就偷偷去外地赚钱养家的。
但现在,好像还可以再坚持一下。
因为,明年就高考了,父亲曾那般期盼他能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