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眼眸一弯,露出一个甜甜的笑来。
-
“季伯伯。”
小花礼貌地打招呼。
老季笑着“哎”了一声:“一路上累了吧?坐了几个小时?”
“十五个小时。”
“哟,那可真是受累了,咱们赶紧回去休息。来,伯伯给你提行李,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小花背上还背了个牛仔背包,估计洗过许多次,深蓝色的牛仔布料已经有些泛白,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道塞了些什么东西。
见老季伸手欲来帮她提编织袋,她提着袋子轻巧地避开。
“太重了,你提不动。”
“这话说得,我还不如你一个小姑娘了么?”
老季不信这个邪,非要帮她提,小花只得将编织袋放在地上。
老季去提,愣是拎都没拎起来,他尴尬不已。
“你这袋子里都装的什么?也太重了。”
“一些特产。”
小花说着,轻轻松松将编织袋拎起来。
旁边的人发出一声冷笑。
老季这才想起来,小花出来后还没跟靳礼泽打招呼,于是赶紧道:“小花,还记得你小礼哥哥么?”
小花点点头,目光终于转移到靳礼泽身上。
靳礼泽很高,她看他的时候,要微微仰头,才能看到他的脸。
午后的阳光炽热,光线射进小花的瞳孔里,让她不适地眯了眯眼。
逆光中,她勉强看清了靳礼泽的面容,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然皮肤白皙,依然爱穿黑衣服,依然一副懒懒的神情,喜欢耷拉着眼皮看人。
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
四目相对,小花率先露出笑容:“哥哥,好久不见。”
一声“哥哥”出口,靳礼泽冷酷的面容才终于有所松动,仿佛积雪消融。他拉下口罩,吝啬地挤出一个笑,却是冷嘲的笑。
薄薄的眼皮微垂,他打量着跟前的小花,嗓音低沉:“向小花,你怎么还是这么矮?”
小花:“……”
回去的路有点堵车,小花把脸贴在车玻璃上,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有些目不转睛。
“怎么样,小花?”
老季趁着等红绿灯的间隙,回头笑问:“临江是不是和村子里不太一样?”
小花点头:“很大,很干净。”
旁边的靳礼泽冷嗤一声,仿佛瞧不起她这刚进城的土包子样。
老季生怕他又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只好干笑着扯开话题,心中却在嘀咕,不知道大少爷又是吃错什么药了,明明他很开心小花的到来。
就像现在,他虽然不开口说话,可目光总忍不住朝小花的方向拐去。
也许就是嘴硬吧。
老季一边开着车,一边漫不经心地想。
到了家,小花见到温姨,给她扎扎实实地鞠了一躬。
温姨给吓了一跳,连忙去扶:“你这孩子,怎么初次见面就行这么大礼……”
小花说:“应该的。”
离开村子时,爷爷对她千叮咛万嘱咐,到了靳家,一定要讲礼貌,不要让城里的人瞧不起,以为她是没家教的孩子。
“毕竟您是哥哥的妈妈。”她又补充了一句。
“……”
一旁的靳礼泽脸黑了。
温姨哭笑不得:“我不是小礼的妈妈,我是他们家请的保姆。”
小花呆了呆,有些无所适从地看着靳礼泽。
靳礼泽却看也没看她,绕过她上楼回房间去了。
初到靳家,就闹了场笑话,温姨不仅不觉得尴尬,反而越发喜欢小花了。
农村来的孩子,淳朴又懂礼貌,身上穿的虽不怎么好,却胜在干净整洁,一看就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加之小花长得伶俐可爱,皮肤虽然黑了点儿,但一双大眼睛灵动有神,黑眼珠清澈如水,任谁看了都心生喜欢。
小花将带来的编织袋打开,里面都是爷爷让她背来的山珍特产,除了乡下家家户户都有的腊肉腊鱼外,还有自制的熏肉烤肠,二三十个鸡蛋,以及晒干了的一些山笋、蘑菇和板栗。
小花说,要不是路途太遥远,爷爷还打算让她带一只活鸡。
温姨惊喜地翻拣着编织袋里的特产。
这些东西在乡下也许很常见,不值几个钱,但在城里就很受欢迎了,而且还没放添加剂,纯天然的农家食材。
温姨当即拍板定了今晚的主菜,转头冲小花说:“累了吧?我先带你去你的房间看看。”
小花有些意外。
她没想到靳家还为自己准备了房间,她来这里只是暂住几天,等学校开学了,就住宿舍去了。
本来爷爷是让她住都不要住的,自己随便找个招待所凑合,放下东西走就行。按老爷子的话来说,就是“不要给人家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