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儿若是当真出面,难免要遭来闲话。
“先前五王爷还力排众议举荐盛家大少爷为兵部右侍郎,出面将锦儿从大牢里捞出来有何不可?”
“可相爷你也看到了,盛家左等右等,也没将上任书等来,还没看清楚此事真相吗?”
姚阴清的声音愈发的冷了,想必这个宋锦城定是威胁思儿了,捏着茶杯的手紧了紧。
“哼,我何尝不知道,我只是未曾想到你养出来的女儿与你一样如此狠心。”
宋云生离开之后,姚阴清就命人收拾了屋子,有叫人准备笔墨纸砚。
她抚平宣纸,落笔书写。
信纸上只有寥寥几字,将信纸装入信封后,她交给了身旁的贴身丫鬟。
“务必把这信笺送到思儿手中。”
是夜,宋九思撕开信笺,是母亲的亲笔信。
"思儿,切记,宋锦城之事不可管,以免引火上身。"
宋九思是聪明人,即便是母亲没有提醒。单单是因为以往的私仇,她就不可能出手去救宋锦城。
上一世她害死了自己的骨肉至亲,将她身边的亲近之人全都害死,宋锦城落难,她没去落进下石已经算是仁义了。
第143章 选一个
给母亲回完信,穆烨清也回来了。
“这么晚了,还在看账?小心对眼睛不好。”
他走过去,见宋九思眼皮都在打架,忙将她手中的账本抽出来,将人打横抱起。
“我在等你回来。”
宋九思声音迷迷糊糊的,顺势靠在男人怀里,嗅着他身上独有的味道睡了过去。
骨节分明的手指覆上她的柳叶眉,眸子,秀气的小鼻子,与未上胭脂也红润的唇瓣,手稍稍用力,唇瓣回弹。
穆烨清忍不住喉结滚动,低头吻了上去。
相府书房内,宋云生还在写奏折,烛火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
放下手中的笔,又将写好的奏折放好,宋云生正准备起身,转头瞥见窗台似乎有什么东西。
抬脚走过去,宋云生就见窗台上放着一张纸条。
心中疑惑之下,他拿起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想救你女儿,后山见。”
纸条上的墨迹似乎还未干透,看来人刚走不远,他唤来侍卫:“方才可曾有人来过我的书房?”
“回禀相爷,属下一直在门外守着,未曾见到有人来过。”
疑窦丛生,宋云生将纸条撕碎,丢出窗外:“哼,有人来过都不知道,我相府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
侍卫武功不低,可方才窗外来了人,侍卫竟没发现,可见此人武功之高。
回想纸条上的字,宋云生在考虑要不要去见。
若这是敌人的引蛇出洞之计,那他去赴约,岂不是自投罗网,可若真是敌人,那人方才就可以进来对他下手。
想到这,宋云生出了书房,带了几名侍卫,直奔后山而去。
夜色渐黑,乌云密布,天上没有半颗星星。
侍卫们提着灯笼给宋云生开路,走了半个时辰,宋云生停下脚步。
不远处的亭子里,坐着一个黑衣人,戴着斗篷看不清脸。
“是你要见我?”
宋云生没有上前,而是站在原地,提高音量问道。
后山很少有人来,更何况现在是深夜,不怕被人发现。
“宋相,久仰大名,快些请坐。”黑衣人抬了抬手,声音有几分尖细,听着甚是奇怪。
宋云生眯了眯眼,将黑衣人浑身上下都打量了一遍,黑衣人身材单薄,宽大的斗篷盖在身上格格不入。
“我书房窗台上的纸条是你放的?你当真能救我女儿?”
这女儿指的自然是宋锦城。
“正是,宋相不妨坐下,咱们好好聊聊。”
思索了片刻,宋云生带着两名侍卫走了过去。
“你要怎么救我女儿?”宋云生没有过多的耐心在这耗着,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明日还要上朝,他可不想落在最后一个到。
“想必宋相也是聪明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说对不对?”
宋云生眉头一邹,“你的条件是什么?不妨直说吧。”
“果然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黑衣人哈哈笑了几声,随即道:“如今朝堂之上分为两派,三皇子与五王爷,而宋相则一直保持中立。如今时局不明,保持中立的人也大多暗中找人投靠你,宋相背后没有家族依靠,若是一直保持中立,怕是不妥。”
话到此,再傻的人都知晓他的意思。
“此言差矣,我效忠的是皇上,靠的是皇上对我的信任,我能爬上如今这个位置,全是因为皇上对我的信任。”
心里翻江倒海之下,宋云生暗自猜测着这人究竟是五王爷的人还是三皇子的人。
“宋相可得想清楚了,世事难料,掌权者随便一句话就能杀死一个人,反之,一句话也能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