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事也并非没有好处,陛下为人桀骜不驯,如今朝中更无人能掣肘一二,孙家如今也夹紧了尾巴,眼看着也没有再起的可能了,若皇后和皇帝平起平坐,日后也算是有一点制约之力。
最后在大家的自我劝慰下,这事儿便就这么默认下来了。
甚至看相思越来越顺眼,总觉得皇后比皇上要更好说话些。
夜里相思坐在御书房陪李文翾批奏折,嬷嬷说,小殿下和小公主这会儿闹起来了,相思起身:“我去看看。”
李文翾扯住她,然后抬头道:“把孩子抱过来吧!”
过了会儿,嬷嬷守在旁边,徐衍抱一个,陛下抱一个。
两个人对着小殿下和小公主大眼瞪小眼。觉得这孩子既亲近又陌生,仿佛无从下手似的。
李文翾把小懿安的眼睛捂住再放开,捂住再放开,小丫头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叫爹爹!”
相思把奏折砸他身上:“她才两个月大!奏折你看不完别睡了,这皇位你是真的不想坐了吧!”
李文翾只顾着逗孩子,头也不抬敷衍道:“孤确实不想,要不孤在这儿相妻教子好了。”
相思磨了磨牙,恨不得咬他一口,“李元启!”
徐衍抱着小殿下,无声道:殿下,要不以后这天下,还是靠你罢。
那两个都不太靠谱的样子。
第三十六章
诚然, 这世上大多事并不是可以由着自己性子的。
比如李文翾,它只能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皇帝, 并不能选择成为或者不成为皇帝。
比如可怜的小太子李泓祎, 尚在襁褓之中,已经被寄予了厚望。
“孤观他眉眼灵动,必然是聪慧之辈, 日后定大有所为。”
相思警惕道:“他才两个月,阿兄你消停些吧!我怕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若他不是那块儿料,我劝阿兄不要逼他, 不然我跟你翻脸。”
她对孩子将来能不能做皇帝毫无想法, 她作为一个母亲,只希望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健康长大。
李文翾断然否认:“孤和你的儿子, 绝无可能。”
相思越来越觉得他气人,她拧住他耳朵:“你不许逼他, 听见没有?”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怀孕的时候就整日里想,想到底是两个儿子,还是两个女儿,又或者一儿一女。会忍不住想, 要是两个儿子, 一个比另一个先生下来须臾,就占了长子的名头,若立为储君, 次子若更有才干,会不会心生不满……”
若两个孩子都十分有能力, 将来会不会走到争权夺利的地步,若是两个女儿,尚且好些,只是不知道若一直未得储君,阿兄真的会选择从宗室里选择孩子,还是充盈后宫,到那时,自己还护得住自己孩子吗?
历朝历代的公主,全仰赖父皇的宠爱,可哪怕得宠的孩子,有时也难逃被安排的命运。
相思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尽可能多的自由。
她一向是不大如此多愁善感的,便是她自己,也大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坦然意味,可即将初为人母的忐忑,让她也生出许多的愁绪,偏那时候阿兄不在,没人开解她,没人同她说话,如今想起来,相思还是觉得难过。
李文翾听出了她言外之意,忽觉心痛难忍,这才消停些,将人搂进怀里抱了抱:“知道了,这也是孤的儿子,孤能不疼吗?只是他毕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既受万民供养,便必然要担起自己的责任,孤日后必然是要严厉教导他的,日后你便是心疼,也不能同孤闹,好不好?孤保证心中自有分寸,若他真的过分平庸,孤也不会勉强于他,自会另寻法子,如何?”
相思这才点点头,忍不住多说一句:“待他长大些,阿兄不许在他面前说什么日后早早把皇位传给他的话。”
李文翾笑着拧了拧她鼻子:“知道了,孤同你逗乐,怎会真的将重担压在一个稚子身上。”
“阿兄最好是。”
他离开的那一年,相思实在无聊得紧,朝中的大小事宜,她约莫都了解了,于是闲来无事,也会帮他批几份奏章,处理一些琐事。
朝中的大臣逐渐已经接受皇后参政的事了,甚至有几个大臣是十分偏向皇后的。
李文翾提点她:“适当拉拢些人心,往后这些就是你的人了。”
朝臣站队,总是生怕站错了队,但他们也逐渐发现,支持皇后并无任何坏处。
如今圣眷正隆,又有太子和公主傍身,祝家也朝中也日益势大,哪怕将来失了势,若无大的变故,恐怕也无法撼动根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