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翾皱眉:“孤不是那个意思。”
相思越说越气:“那陛下什么意思?生气了,所以当着那么多人面把我扛进来,也不管我以后该怎么在他们面前立威,如果管得住下人?”
“他们不敢。”
“陛下在自然是不敢,哪天你不在了,哪天你和我吵架冷落我了,有多人真心是因为我是祝相思才对我好的?”
“孤不会。”
相思越说越生气:“空口白牙,陛下说什么自然是什么。你却脱我鞋袜衣服做什么,莫非青天白日你还想……想那什么。”
她羞于启齿。
李文翾被骂得没脾气,软下来声音,过去抱住她:“孤没想怎么着你,这不是怕你一生气就跑了,才脱了你的鞋袜,你又不是没跑过,孤想好好同你说话的,你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孤,孤不想你从别处知道,谁知道谁又在背后添油加醋说什么孤不知道的话。”
相思小时候也闹过脾气,那时候还小,看起来懵懵懂懂,胆小,打雷了觉得怕,要人哄,伺候她的姑姑觉得她麻烦,就编鬼故事吓她,她哭着要找太后和阿兄,姑姑斥责她不懂事,说太子殿下和太后且忙着呢,不过是看在老梁王的面子上才照顾一二,要她知道些分寸。
她刚生出一点依赖,以为阿兄和太后其实都不喜欢自己,半夜偷偷跑出东宫,要回奂阳去。
那时候真是小啊,不管不顾地跑,好似出了皇宫就是奂阳似的。
阿兄一直追到明德门才追上,衣服都湿透了,追到了也是这样一把把她扛起来,咬着牙,气道:“越喊跑得越快,真想揍你一顿。”
一晃眼,近十年了。
相思安静下来,还是不大高兴,闷声道:“阿兄你怕什么呢!她说什么我都不会信的。”
李文翾“哼”道:“你向来都不信我。”
“如何才算是信你?”相思无奈。
“不知道,”李文翾也觉得有些疲惫,他把脑袋搁在她细弱的肩膀上,“再骂孤一句吧!”
相思:“……嗯?”
他捏着嗓子学她说话:“李元启你太过分了!”
相思隐秘地翻了个白眼:“阿兄你小时候确切烧坏了脑子罢。”
第二十七章
李文翾堵着床, 不说清楚不让她下来。
相思对于他这种三岁稚童的行径感觉到又气又无奈,只好一五一十交代了。
“你父母的事……”李文翾蹙眉。
相思却捂住他的嘴:“阿兄, 你不必说, 活着的人总是要比死去的人重要的,你做事,自有你的道理, 总归不会是因为不把我放心上,我都明白的。再则,渤城王和四皇子勾结外贼,若真的能坐实,你也不会舍近求远把此事瞒下来。”
相思还在奂阳的时候, 先帝就不大信任阿兄了, 渤城王谋逆已是死罪,随意攀咬皇子也并非不可能。
身为皇子不会不知道勾结外贼是个什么样的罪名, 必然不会让人轻易落实。
先帝重视子嗣,但又疑心病重, 如此相冲之下,就算四皇子被处置,结局恐怕也不会是阿兄想要的。
皇权争斗向来艰辛,相思不懂其中龃龉,但她懂阿兄, 他不会为了私情罔顾大局, 但也绝不会为了大局伤害她。
李文翾瞧她认真的眉眼,一颗心倏忽落了地,他抬手抚了抚她的脸颊:“孤没白疼你。”
相思拍掉她的手, 没好气道:“我又不是元元和冉冉,你少来凶了又哄。我虽信你, 可你真的太过分了。口口声声说疼我,你就是这么疼我?”
相思一下子从床上站起来,站着比他高了许多,居高临下看着他,“你起来,我要下去。”
李文翾耍赖似地抱住她的腰,把脸贴在她的肚子上,小声道:“好了好了,阿兄错了还不行,孤不是什么好人,但对你对祝家,敢说一句问心无愧。只是话说多了显得多余,孤留着太后自有它用,这不是一步好棋,累你受委屈,孤一直深感愧疚,所以才怕,怕你觉得孤大张旗鼓接你回来,却还是护不好你。”
相思一瞬间觉得酸楚,他这一路走来实在并不大容易,没有过人的心性,恐怕早就承受不住了,自己又算得了什么,其实孙若安说得没错,天子就是天子,对你再好那也是天子,在这皇宫里,他是唯一的天,连惩罚也是恩赐。
人又不是只活这几天,往后十年二十年,人哪儿能靠着别人的恩赐生活,总要为自己打算的。
可什么才算是为自己打算?
未雨绸缪是好事,可进一步就是杞人忧天,不若把当下过得好,才算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