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殿下为何不回菱月轩,可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就见李律不停后退,与自己越拉越远。舒青漓似乎都未曾犹豫,转身向着李律的方向,走了过去。
突然出现一片黑暗,就如舒青漓先前那般,吞噬掉了眼前的一切。
黑暗笼罩在李律身上,舒青漓想大声呼喊,却如何都开不了口,情急之下,他赶忙伸出手探进了黑暗之中。
光华殿里,侍女又端进了一盆温水,用以给舒青漓降温。虽然成效甚微,可哪怕只有一丁点效果,也要不停地去尝试。把上一盆放凉的水端走,侍女拧干了手帕,继续给舒青漓擦拭身体。
在擦拭到手臂时,侍女见舒青漓的手指动了一下,她慌忙站起身,推开了侧殿殿门,“快召周太医,舒大人有反应了。”
周太医这几日一直留在光华殿里,陛下劳心伤神的,脸色不太好,他刚去内殿给陛下诊治。听到侍女的话,他顾不得许多,赶忙提着药箱去了侧殿。
如今除了陛下,最重要的就是这位舒大人了,可不敢有任何闪失。
这几日周太医都是提心吊胆的,晚上也不敢睡踏实了,年纪大了,很是有些吃不消。舒青漓这一口气吊得他心神不宁,可只要有了知觉,醒来就是时间问题了。
只是那一下,舒青漓又没了反应,万事不可一步到位,昏迷了几日的人,是要慢慢恢复意识的。
诊脉后,周太医终于是换了副轻松神色,脉象上平稳了不少,已无性命之忧。
开了药方子,调配好后,让侍女送到了后厨。等舒青漓醒后,就第一时间熬煮汤药,以及提前备好了煮的时间较长,软烂的米粥。昏迷多日的人,肠胃娇弱,需食容易消化之物。
安排好一切,周太医回了内殿向李律禀报,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时,李律一直紧绷的神经,才得以放松。
护城河与宫中,要处置的事情不在少数,除去还未审问的惠王,其他事宜暂且有了处理结果。李律觉得异常的疲惫,用过了晚膳,早早沐浴就寝了,朝堂上有淳王崇王协助,着实是轻松了不少。
这一夜宫中安稳,睡在光华殿侧殿的舒青漓,是翌日清晨醒来的。他脑中一片空白,浑浑噩噩间的诸多梦境,都不曾记得了。
冬日里天亮得晚一些,此刻天空只是蒙蒙泛起光亮,殿内未燃蜡烛,显得有些昏暗。守夜的侍女,不知何时趴在床榻边睡着了,这个时辰最是让人昏昏欲睡。
舒青漓眨了几下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身在何处,他记忆混乱,唯有昏迷前看到陛下安然无恙的模样,依旧深刻地印在记忆里。
在那场恶战中,他身上伤口多而密集,浑身上下缠着绷带,动一下都能扯起钻心的疼痛。
疼痛让舒青漓回归清醒,也意识到了自己活下来的事实,他虚弱得很,因高热嘴唇干裂起皮,根本发不出声音。想要抬起手,却如预想那般,没有力气。
浅眠的侍女,迷迷糊糊睁开眼,在看到舒青漓醒了时,她猛地站起身,向殿门处跑去。起得太猛,还险些撞到身后的座椅上,“舒大人醒了!”
侍女一句话说完,光华殿里即刻忙碌了起来,后厨把一直温着的米粥盛在碗中,又熬煮上了提前备好的汤药。周太医急忙赶过来诊脉,人只要醒了,就没有大碍了。
舒大人醒了的消息传遍了光华殿,唯一不知道的就是还在熟睡的李律,没人敢去扰了陛下的好梦。执徵一直守在内殿门外,等陛下睡醒,会第一时间进去禀报。
被侍女服侍着,喝过了汤药的舒青漓,很快又再次陷入了沉睡。失血过多的身体尚在恢复阶段,睡眠亦是一种恢复,服下了汤药,高热是在一个时辰后退下的。
李律得到执徵禀报后,去了侧殿,见舒青漓睡得安稳,多日里,他的眉眼间终于染上了一抹浅淡笑意。他没待太久,吩咐侍女尽心伺候后,便迈步离开了。
今日不上朝会,却有比朝中政事更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审问惠王。
比起以往那般,案件交由大臣去办,坐等审问口供,这一次李律想要自己审问。心中太多疑问还没联系到一起,他必须要听惠王亲口把事情说清楚。
天牢白日里也燃着烛火,这里阴暗潮湿,是见不到阳光的。长此以往,对那些犯人来说,比起身体上的拷问,更致命的,是心理上的压抑。
得知陛下要来,天牢里头一日就燃了炭火,驱赶空气中的阴冷。陛下身子金贵,若是在天牢里着了寒气,多少人的性命都要搭进去。
至于为何不把李简带离天牢,在一处干净的宫内审问,李律觉得没必要。事到如今,天牢已然是李简最后的归宿了,就把一切都了结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