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求帝王(22)

作者:小吴飞飞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何止是西域胡商,便是草原和云南的商户都有许多,还有南洋货。”

仁丰帝与使臣相谈甚欢,李襄宜垂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实在是那道目光太过于直接,李襄宜想忽视都不行,她抬眼望去,是使臣里面的一个。

他生得倒是与其他人不太一样,明明是楚国人的面皮,却生得高鼻深目,一看便是匈奴人的头骨。

生得既像楚人又像匈奴人,再瞧瞧这二十出头的年纪,怕是便是那位建平公主同第一任丈夫生的古塔王子。

这延必可汗倒是有意思,叫自己的妻子与自己的伯伯生得儿子来替他迎娶和亲的公主。

只是这人当真讨厌得紧,这般直勾勾地盯着她,眼睛像一头狼那般闪着精光,看得她浑身不自在。

古塔也没想到这娇弱的公主居然直接抬起头与他对视,顿时觉得有意思,拿起酒杯对着李襄宜遥遥一举,随后一饮而尽。

倒也没在意李襄宜举起酒杯只是浅抿了一下。

大殿中间是一群胡姬在跳舞,身着飘逸的舞裙旋转扭动,好似一朵朵盛开的花儿。

一曲作罢,胡姬们悄然退下。

领头的使臣带头鼓掌,“好,这舞姬身姿曼妙,哪像我们草原的女子,一个个骑马射箭,简直比男子还彪悍。今日托陛下的福,我们能见到这般风景。”

“父皇,几位使臣既然对歌舞如此感兴趣,皇姐琴画双绝,这作画是耗费时辰了些,儿臣建议不如请皇姐为几位使臣奏上一曲,权当彼此之间提前熟悉。”

清河话音落下,整个大殿便鸦雀无声。

第12章

所有人都看向李襄宜,李襄宜在众人的注视下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起身对着仁丰帝行礼,“父皇,儿臣读书是为了明理,学琴习画是为了陶冶情操,并非是为了在宴会上取悦宾客。当然,若是父皇也想要看儿臣弹奏一曲,儿臣自然不介意彩衣娱亲。”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又极其在理,任谁都挑不出她的毛病。

仁丰帝对着她慈爱的笑了笑,“襄阳且坐下吧,这宫中司乐司养着那么多的乐师,怎么也轮不到你这个公主来凑乐。”

“儿臣遵命。”

李襄宜施施然坐下,丝毫不在意身旁清河公主充满怨气的脸。

她与清河做了十几年的姐妹,对她的为人再熟悉不过了,清河事事要强,处处都要同她争个高低,好不容易有机会踩在她头上,自然是要尽情发泄。

清河只比她小了两岁,有个宰相外祖父,但是就是这一嫡一长的差距,让她们之间天差地别。

只是她记得清河幼时也并非这般,只是淑妃时常在她耳边说些她样样都不输,只是输在位份上,久而久之清河也就被她的话教歪了,这才变成事事都要与她争的性子。

若是到了这个时候,她还有心思与清河计较这些,她的心未免也太大了。

“听闻大楚歌舞一绝,今日能够观赏一番实在是有幸。”

使臣见状也出来打圆场,襄阳公主毕竟是他们的准可敦,哪有当众舞乐的道理。

宫中有众多优秀的乐师和舞姬,宴会上觥筹交错、其乐融融,众人脸上都带着微醺的薄红。

“陛下,下臣斗胆一问为何不见靖王?”

提到李彻仁丰帝心情很好,“朕这幼弟在宫中待不住,刚回来几日便跑出宫去了,这才错过了这接风宴。”

“下臣在边境也曾见过靖王,这次没见到实属遗憾。”

“他过些日子便回来了,自然有机会相见。”

李襄宜听到这个话心中一拧,她暗暗祈祷九皇叔可要早些回宫,不然她可就要一直担惊受怕,怕是连一个好觉都没有了。

仁丰帝和匈奴使臣相谈甚欢,趁着这个功夫,他们也正式定下了襄阳公主动身前往草原的日子。

就在两月后,过完中秋节便动身。

筵席散去之时,清河经过李襄宜身边刻意撞了她一下,李襄宜停下来冷冷地盯着她,盯得清河一下子愣在原地。

半晌才反应过来自己露了怯,“容你再最后得意两个月,哼~”

李襄宜微微一笑,两个月对她来说足矣。

若是立刻就要她前往匈奴,她才是真的束手无策。

不知怎么,今日似乎天公不作美,来时还是晴空万里,回到微宫的路上竟然突然下起了暴雨,李襄宜来不及躲雨被淋了个透,眼看着马上就要到翠微宫了,李襄宜也就不管不顾地直接一头扎进雨中,闷头跑回了翠微宫。

“殿下,您快将湿衣裳脱下来,小心感染风寒。”

李襄宜洗了个热乎乎的澡,夏日的雨来得急去得也急,刚沐浴完外面竟又出了太阳。

她闲着无事便寻了一本游记随意翻开,里面记录了作者游历名山大川时的经历和见闻,倒也十分有趣,若是做不了公主也不去和亲,她倒是真的希望能有机会出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