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第十三代孙崔宵征奉天子之命出使边西。
据说当朝皇帝对此极为重视,任命太子殿下全权处理此事,
并吩咐世子带上府中众多侍从和婢女。
少数百姓有幸见识了崔世子出使时的队伍: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像一条游动的巨龙,
肆意的甩着龙尾;马车的车辙和宝马的马蹄一同在大康的土地上留下此行最后的印记,仿佛是他们对大康最后的一次深吻和眷恋。
刚刚与众人分别地崔行露身着一拢红衣,细腻的皮肤若温玉一般,
樱桃小嘴娇艳若滴,
一头黑发被束起,头上戴着皇帝御赐的金冠,
在繁华的马车里席地而坐。
马车行走了一会,
崔行露听见马蹄的声音哒哒的响起,
随后她玉指轻挑,繁华绣金线的窗幔被抬起,
一幅陌生不曾见过的画面出现在崔行露眼前。
她知晓自己已经离开了长安,
往边西的方向去了。
离开了长安,
她感到没有了那些繁重规矩的禁锢和压迫,整个人也仿佛一片白云一样,轻飘了起来。
她双手同时抬起,轻轻取下头上的金冠。
暖融的阳光透过繁重的窗幔泄到马车内,洒在金冠上。
金冠的中央有一颗红宝石,是皇上在自己自愿提出出使边西之后名礼部给自己打造的。
崔行露并不觉得赵修是像别人口中说的那般,对自己感到深深的愧疚,
因而打造此冠。
她曾在苏管家的嘴里听到过,自己的父亲不知缘何,
及其喜爱红色宝石,
每次当他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当地的宝石。
崔行露猜想,
自己曾在赵修面前提起过为自己父亲折柳枝一事,引得赵修想起了自己好友的喜好。
崔将军已死,那就只能是把东西给他的儿子,若是他这个儿子有幸能见到自己父亲的坟墓,这样赵修便可以减轻一些自己的罪恶感。
可是,滔天的罪恶怎么是一颗红色的宝石能够抵消的呢?
崔行露神色淡淡,伸出手抚摸那颗红色的宝石。
宝石品相极好,如同鸽子蛋一般大,在太阳的照耀下发着红色的光,在崔行露看来却极为虚假可笑,令她厌烦至极。
马车的边角处摆放着一个青铜箱炉,崔行露挽了挽衣袖,伸手从身旁的檀木盒子中捻出几丝香料,碎玉般的香料在少女圆润白皙的指尖翻转,而后慢慢掉入香炉中,俄而,崔行露白皙的脸庞便被缭绕的香雾遮盖住,整个人都笼罩上一层朦胧不清的气息。
随后她又转身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檀木盒子,玉指轻扣,一声清凉的声音想起之后,盒子应声而开,崔行露视线所及之处,便是那从御花园里折来的两支柳枝。
崔行露眼神晦暗不明,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粗糙干砺的感觉从手掌心处传来。
马车内的少女沉默许久,终究是抬手把其中一支柳枝轻轻拿出,而后从怀里放了一支带着盎然绿意的柳枝进去。
那日在赵修面前的那番话无非是为了试探他而已,就算崔行露真的想给自己的父亲折柳枝,也只会去折自家的柳枝。
在崔行露的想法里,赵修天性多疑,多次陷害自己的好友,若是自己父亲知晓这件事,定不会原谅他。
可崔行露转念一想,自家的柳枝寓意着家中长辈后辈的思念,而御花园的柳枝又何不寓意着大康对战神崔将军的思念呢?
即使在百姓口中,他已死,可是他仍然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百姓的心中,永垂不朽。
于是崔行露终究还是没有将那支御花园里的柳枝扔掉。
至于自己那支。
在与好友分别之际,他们都嘱咐了自己好些话,还送给了自己不少财物和她平时喜欢的以及路上会用的东西。
崔行露觉得这才是她会思念的,而不是生长在御花园的以无情之人的心思灌溉生长的一颗柳枝。
少女面无表情,手起手落之间,那支已经干枯的柳枝便已经被自己扔在了窗幔外面。
马蹄声将它毫无保留的践踏在长安城外的土地上,连同崔行露对这个地方的最后一丝眷恋也消失殆尽。
崔行露,等你寻到了父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崔行露眼神坚定的望向前方,她相信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将带着自己和所爱之人的期待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哒哒的马蹄声离自己越来越近,崔行露挑眉,刚想抬起窗幔,马车外便响起了李智恭敬有礼的声音。
“世子,这里有一封你的好友王公子给你写的信,铺驿【1】快马加鞭送来的。”崔行露闻声抬眼,伸出手将还带着些温热触感的信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