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153)

作者:北庭暮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后来想着找个时间去问问我姑母,可也有些不妥。”

卫明姝黛眉轻挑,一时没想明白,“如何不妥。”

“我姑母......”沈轩轻叹,“那林晋惯会看人脸色,又能说会道,我姑母定是瞒不住他,我若去找姑母,可能一时半刻就会被察觉。”

他姑母这人一直贯彻着“以夫为天”的女则,若他同他姑母明说要查林家,说不定还会主动把这事原原本本摊开给林晋说。

卫明姝思索了半晌,忽然问道:“那个燕铭是不是娶了林家的女儿?”

她以前在各种宴席上也见过林毓敏,隐约听别人说过林毓敏是嫁给了江阳侯世子。

“你是说堂姊?”

“你堂姊?”卫明姝诧异了片刻,她怎么记得林毓敏似乎是林家大房的遗女,并非沈轩姑母所生。

沈轩解释道:“堂姊父亲过世的早,自小便寄养在我姑母膝下,如同亲女,便也一直这么叫着。不过问我堂姊,怕也是不合适。”

“为何?”

沈轩不知该怎么说。

他堂姊自小养在深闺,练得女红,琴棋书画,却不曾参与过问林家的家事,就算问起也是一问三不知。

不是每个女子都能像自己妻子这样扛起一片天。

沈轩越想越自得。

能娶到她还真是他走运。

想着想着,他覆上她的手,却是换了个说法,“堂姊没你聪明,应是不知道这些事。”

“......”卫明姝舌头像是打了结一般,半天说不出话。

他何时变得这般油嘴滑舌了起来?

沈轩也觉得有些不妥,“我堂姊不懂朝堂之事,应当什么也不知道。”

卫明姝终于想通了症结所在。

普通的闺阁女子就该是这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她这般能在家里呼风唤雨,对朝堂之事指手画脚......

房内一时又陷入了寂静。

“中秋过后便是重阳。”许久过后,沈轩没由来地说了一句。

卫明姝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你可是有了主意?”

“听说林家每年重阳节都会去罗山的道观。”沈轩眼睛亮堂了些,“等你病好了,带你去罗山如何?”

——————

重阳佳节意休沐,与客携壶共上楼。①

九月初九,京城勋贵多赏菊饮宴,文人墨客登高怀古,吟诗作赋,卫明姝病已大好,两人辞了宫中的秋菊宴,准备前往罗山。

卫明姝正在妆台前点着胭脂。

“咱们是去登山。”沈轩叹了口气。

她微微偏头,手下不停,“咱们不是要去见你姑母他们吗?”

他还真当自己是去登山去的?再说了,就是平日出门,她也是得好好收拾打扮一番的。

沈轩瞧了瞧镜前的姑娘。

她今日梳了个飞云髻,因着要登山,只简单戴了一副珍珠头面,青缎窄袖束腰罗裙不长不短,刚好到脚踝。

他瞥了眼桌上的眉笔。

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②

“我给你画吧。”低沉的嗓音自身后散开。

卫明姝刚想拒绝,身后那人已经从桌上拿起了眉笔,摆正了她的头,靠近了些,想着如何下笔。

卫明姝被迫直视着那俊朗的面容,两颊愈发地红了些,低垂眼眸,“你又不会画。”

眉笔已是轻点上细眉,沈轩开口,“你怎知我不会?别乱动就成。”

他自幼绘得一手好画,如何就不能画眉?

卫明姝只得紧紧闭上眼,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墨色自眉梢散开,一笔顺下,蔓延至眼尾,“好了吗?”

“你睁眼吧。”

卫明姝赶紧转过身看向镜面,却见眉峰微弯,衬得那双桃花眼愈发柔和。

“可还好?”沈轩问道。

卫明姝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真是出乎意料的不错。

她以为她要重画来着。

两人收拾好行囊,吩咐下人套了马车,因着终归还是要去道观礼拜,带的东西很多,兰芝和南实也跟着他们随行。

作者有话说:

①《摘星楼九日登临》明姜塘

②《杂曲歌辞•杨柳枝》唐和凝

第64章 所求

◎“明珠可是有所求?”◎

沉寂了一晚的城门刚刚开起, 街边卖馒头包子的小贩已是支起了摊铺,街上不时有商贾往来, 避让着驶来的马车, 偶尔有人回头看几眼。

秋风乍起,几片金黄的落叶随风飞卷,铺洒在街道上, 车轮碾过软绵绵的树叶驶出城外。

沈轩带着人驾马而行,卫明姝坐着马车,车内铺上了厚实的绒毯,木板严丝密合, 将冷风尽数阻挡。

因着大病初愈,兰芝执意要给卫明姝加件披风,沈轩也颇为赞同。

可坐在这密不透风的马车内, 便着实感觉有些闷热, 卫明姝手指碰上那颈间的系带, 欲将那滚毛边的披风解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