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心上人她回来了+番外(72)

作者:茶中故旧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二日一早张忻叫他起床时,见他脸色不好,唇色略有些发白,便知他昨夜又没睡好。

张忻服侍他用热水烫过的帕子擦了脸,赵时安脸上颜色才好看了些。

刚下朝回了宣室殿,赵时安便接到了冯哲回京的消息,召了他即刻进宫。

冯苍比离开时更稳重些,身体更结实了,皮肤被晒得黝黑,上来便跪地行礼,是个武人的利落模样。

赵时安给他赐了座,开口直接问道:“你回来之前,穆宗没跟你说些什么?”

“回陛下,晋宁王并未对臣多言。”

赵时安点点头,“朕明日便宣旨,封你为一品大将军,替朕镇守边关,以防胡人异动。”

冯哲一惊,连忙起身谢恩,“臣冯哲,谢陛下隆恩!”

冯哲谢了恩,又道:“只是,晋宁王那里……”

赵时安冷笑一声,“新燕是朕的新燕,不是他穆宗的,他难道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陛下说的是。”

他抬手示意张忻将冯哲扶起来,“我新燕正缺你这样的猛将,你也不必有什么压力,放手去做有什么不懂的,去请教你父亲。”

冯哲听了赵时安刚才那番话,已是背后一身冷汗,没敢再坐那把椅子,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家父年事已高……”

赵时安打断他:“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冯卿劳苦功高,日后在京中安享晚年便是。朕前阵子还叫太医去他府上请过脉,都是些需要常年养着的老毛病。这几日你也多在府中陪陪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盼着儿女绕膝。你再过半月再离京不迟。”

冯哲不能抬头直面皇帝,只能从赵时安的语气中揣测他的意图,却听不出什么,只好谢了恩告退。皇帝有撤藩的心思,这等大事,他就是烂在肚子里也不高同别人提起半个字,哪怕是他的父亲。

冯哲本就欣赏赵时安绝不拖泥带水,杀伐果断的行事风格。虽说父亲曾告诫他不必对皇帝太过信任,更不能为了一些恩赏就感恩戴德,肝脑涂地。但陛下既是封了他为一品大将,就是信任自己。父亲真是年纪越大,越优柔寡断了。

冯哲走后,张忻给赵时安续了一回茶,低声道:“冯小将军为新燕效力,是陛下眼光好,也是百姓之福啊。”

赵时安端起茶水抿了一口,摇了摇头,轻笑一声,“冯苍那老狐狸,指不定在心里怎么编排我呢。往后日子还长着,老家伙那么重的心思……张忻,去我库里取两只千年老参送去冯府。”

张忻应了“是”便要退下,却被赵时安叫住。

他低头嗅了嗅碗中的茶,又尝了一口,问张忻:“这什么茶?还带着甜味儿?”

“是太医新配的安神茶,奴婢知道陛下爱甜的,又放了几粒冰糖进去。”

赵时安又喝了一口,将茶碗放回去,提起朱笔,不忘对张忻道:“叫他们将茉莉花也加进去。蕙草殿外头那么多花,若瞧着快谢了,便叫人收起来,做成汤饮也不错。”

张忻听他提起蕙草殿,却神色如常,一颗心提起又放下。见赵时安已经埋头看起折子,张忻查看了殿中的两个冰鉴,里头冰还多着,便轻手轻脚下去了。

殿外两个大水缸里养着两缸粉嫩的荷花,张忻盘算着夜里采两枝放到赵时安床头,荷花幽香怡人,许能睡得好些。

张忻走到殿外,低声嘱咐了门口的两个小太监,要他们时时刻刻将心思放在殿里,才去给冯苍送人参。

赵时安面上虽不显,但想到穆浮生,还是不免有些心动神摇。他勉强批了几张折子,便见卫云律大摇大摆走了进来。

“何事如此着急?”赵时安诧异道。

卫云律走到冰鉴旁,长舒一口气,才道:“你将王太医的女儿提进太医院做女官是何意?底下大臣都闹翻了!几个老顽固都嚷着女子如何能为官,跑去王太医府上,王太医却闭门谢客。他们见不到王太医,又跑去袁相府上,他不得脱身,这才叫我来找你!”

赵时安淡然道:“王太医之女本就医术精湛,京中人人皆知,提为医官有何不可?”

卫云律大惊:“莫非你看上人家了?那也应该提进宫里啊!”

赵时安看他一眼,低下头继续看折子,“你真是老糊涂了。”

卫云律想起这几日京里关于前朝吴国女将军忠义两全,却被丞相陷害而死的的传言,恍然大悟,“你!京里关于吴国女将的传言是你放出去的?你竟是在为穆浮生铺路?你真那么确定她会回来?”

赵时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不管她会不会回来,我都是要为她把路铺好的。”

“哪怕她不能归于后宫?哪怕最后你是君,她是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