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沈太师威望很高,他立足京都多年,自有其本事在。
只要沈太师有心调查,寒山关事无巨细、迟早会送到他案上。
不管沈凛骆是不是真如战报所述、追击受埋伏身亡,沈太师都会得到一个结果。
但沈太师未必能撑到那个时候,今年入冬格外的冷,沈太师拖着病体忙碌,寒气入体,在大雪纷飞的某天,忽然急咳后晕倒,数日未醒。太医多次入府诊断,摇头叹气、言语间有暗示准备后事的意思。
太师府遍寻名医,可沈太师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好不容易苏醒后,沈太师意识不清,表达渐渐也变得困难起来。
沈夫人陪伴着沈太师,这几个月、沈太师的劳累,沈夫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少年夫妻,相互扶持走到今日,感情深厚,说不心疼是假的。
沈夫人也曾劝过沈太师,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再执着沈凛骆的事。可沈太师疼爱长子,他觉得长子之死有冤,又怎么可能不去为他申诉。如今这个结果,沈夫人早就隐约预见,沈太师昏迷的那几日,沈夫人比任何人都坚强镇定,可当沈太师苏醒,她才卸下伪装,趴在他身边哭泣落泪,委屈又无助。
家里遭逢骤变,阴霾笼罩在太师府上空久未消散。沈夫人为了照顾沈太师,肉眼可见的消瘦憔悴。
沈凛骁足不出户,自沈凛骆死后,他就沉默安静了许多。十六岁的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需要身边人细心耐心地开解,却没人能给他这些。
沈太师心思全在沈凛骆身上,沈夫人心伤悲痛,也顾不上沈凛骁。
沈凛骁被忽视了,他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忽然变成多余的看客,身在其中、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沈凛骁时常会想起、自己曾许诺沈凛骆会照顾好爹娘。可他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又怎么懂照顾别人。他努力想要宽慰亲近爹娘,却还会被他们反过来安慰。
兄长离世的悲痛,因为自己无能的自责,沈凛骁郁郁寡欢,话说得也少了。
白夕兰将沈凛骁的情况看在眼里,虽然还是疏离,却也会主动跟沈凛骁说说话。两人之前剑拔弩张的对峙,忽然被搁置放下了,谁都默契地没有提起。
白夕兰对沈凛骁做不到相偎相依,但下雨的时候,还是可以跟他并肩撑一把伞。
在沈太师病重后,沈凛骁为沈太师侍疾,他能做的不多,可他想学,孝心且真诚。
沈太师知道沈凛骁是个好孩子,卧病在床时最挂心心疼的也是他。沈凛骁还没能成长起来,他本可以无忧无虑过这一辈子,却被迫要扛起这个家了。
沈太师忧虑重,病情更是难以转圜。
……
十一月,九皇子和白夕鸾的婚期被提前了。
外头有闲言碎语,说沈太师撑不了多久,皇帝不希望影响到九皇子的喜气。
郭奇拿到喜帖的时候,本想过去闹事,被郭夫人紧紧按住了。太师府现在情况不好,他们这些以往跟其走得近的世家都收敛了行径。郭夫人劝说郭奇,就连沈凛骁都没说什么,也由不到他去打抱不平。
郭奇嘴上答应,喜宴上还是拉着几个世家阴阳怪气了一番。
太师府虽然收到喜帖,却因为沈太师的情况,只让人送了礼去。
沈凛骁没能阻止这件事,他自认对白夕鸾有愧,毕竟当初他碰了白夕兰,毁掉两人十数年的婚约,如今又不愿意相娶帮她,让她落到九皇子手里……但他没办法,如今太师府的情况,已经不容许他胡闹了。
……
九皇子大婚没多久,沈太师便去了。
沈太师的病来得太过迅猛,比久病的皇帝走得还要早。他意识不清,甚至没能为家里人安排好去处,就在睡梦中离世了。
太师府沉浸在悲伤之中,只是沈太师头七未过,刑部就派人闯入、抓走了沈凛骁。
沈太师活着的时候,刑部哪敢这么放肆。太师府的人没见过这阵仗,当即就懵了。沈凛骁稀里糊涂被下了狱,直到关进牢里,还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么。
这一次,皇帝是决心处理掉太师府一门。
皇帝有自己的抱负,眼看大限将至,想尽办法要为继位者扫清障碍。北部大胜,皇帝正是受主战派支持、大获人心的时候。皇帝知道,沈太师已死,太师府后继无人,如果他执意对太师府动手,投鼠忌器、南部未必真敢阻拦他。
如果拔除掉太师府,新君执掌朝政会简单很多。
沈太师生前,皇帝不敢动他。可他死后,皇帝给太师府施加诸多罪名,以此讨伐清算。
皇帝立下的罪名里,沈太师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纵容长子不顾军令,致使寒山关三千士兵遭遇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