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萝听孟锦绣这样说,也赞同的点点头。
这些小娘子们一边结伴而行,一边好奇的朝周围摊子上张望,当见到孟锦绣和阿萝两个打扮娇俏的小娘子,再见到她们竹篮子里的巧果时,这些小娘子的眼神全都离不开了,皆好奇的朝这边围拢了过来。
“小娘子这里卖的可是七夕巧果?”
孟锦绣抬眼看向那问话的年轻女郎,笑着点点头:“是,今日新做的巧果,有花果鱼瓜的形状,客人喜欢哪种,可以随意挑选。”
那几名围在摊前的女郎们听说有这么花样,全都惊喜的朝篮子里看过来,嘴上称“这样别致的巧果,今年还是头一回见”。
女郎们一边说着,一边纷纷挑了自己喜欢的形状付钱买下来,捧在手中爱不释手。
孟锦绣脸上带着和煦的浅笑,嘴上说着“祝女郎今年乞得智巧”的吉祥话,一个多时辰的工夫,满满一篮子巧果,便被哄抢一空。
待孟锦绣收拾篮子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忘记给阿萝留下几枚巧果。不料,阿萝对此倒不怎么在意。
她向孟锦绣摇摇头,说道:“这七夕巧果好看是好看,但吃起来太硬,不如咱们食肆里面其它糕软糯好吃。”
孟锦绣听她这样说,笑着向她解释道:“那是因为这七夕巧果,本就是为了抛掷出去,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用的,自然要硬邦些才行。”
阿萝睁大了眼睛:“原来如此,怪不得做的如此硬。不对,之前我还以为这巧果是牛郎织女用来吃的,小娘子也不纠正我,白白在杨三娘面前落了笑话。”
孟锦绣将篮子收拾好,闻言笑了起来,朝她安慰道:“也未必是笑话,说不定牛郎和织女夜晚饿了,会吃些巧果垫补一下呢。”
孟锦绣随口哄着阿萝,她顺着人群往东市里面走,一边走着,一边寻找今日东市中的那乞巧楼。
今日天上的日头极烈,好在有风,跟着人群走在街道上,看着周围花团锦簇的小娘子们,孟锦绣觉得心情极好,脸上从始至终都带着一抹盈盈浅笑。
耳边突然传来阿萝的欢呼声:“小娘子你看,前面那里是不是乞巧楼?”
孟锦绣顺着阿萝手指的方向,朝那边看过去,就见不远处的空地上,一座临时搭起来的楼阁平地而起,那楼足有五层高,上面用彩锦一层层结于楼上,果然如阿萝之前所说,这乞巧楼盖的又威武又漂亮。
孟锦绣眼睛瞧着那乞巧楼上的彩锦,阳光照于其上,再往高处看便有些晃眼。孟锦绣不禁想起几天之前,那位江少卿说过七月七日晒书的话。
不得不说,今日的确是个晒书的好日子,就是不知道那位江少卿,今年是否仍然闭门不出。
孟锦绣想到这里,暗笑自己太多管闲事。她伸手拍了拍阿萝说道:“前边看起来热闹的很,似乎在举办什么活动,咱们过去看看。”
第41章 雕花瓜、赢彩头
江宅中, 自今日一大清早起,侍从便觉得阿郎似乎不同于往日。
虽说今日江洵也同往常休沐日那样,清晨早起去书房里看一会儿书, 中午再随意吃些清淡饮食,但眼神偶尔向外面街上瞥一眼, 却又不见出门去,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这让侍从心中疑惑却不敢问。
午饭之后, 侍从看着食案上未动几口的吃食, 自身后低声问道:“今日七月七, 阿郎可还同往年一样,在院中晒书?”
江洵自窗外收回视线, 闻声淡淡应一声:“就同往年一般吧。”
侍从嘴上“哎”了一声, 又看一眼桌上那口味清淡的四菜一汤, 有心想劝几句, 却又无从开口。他默默出了屋子, 朝书房方向走去。
不久之后, 长条书案在院子中一字摆开。江洵将手中书卷一本本仔细摊开,在阳光下摊成一排,书页映着阳光, 将纸上字符映照的十分清晰。
今日阳光极好,万里无云的天气,又有丝丝清凉的微风吹拂着,实在是个晒书的好日子。
江洵却似心不在焉般,视线自书页上移开, 又朝后院角门的方向瞥了一眼。
侍从开口道:“阿郎可是听见外面嘈杂的人声?今日七夕,想是因着上街游玩的小娘子和郎君们不少, 故才如此热闹。”
侍从只随口一提,毕竟往年的时候,阿郎从不在意七夕,故也没想着他能听进去。
却见江洵微微思索一下,竟开口询问道:“今日东市,可会同往年一样设乞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