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骨焯好水,锅中放油烧热,先将香料用油炸过捞出,然后再加入大骨、酱、酒和熬好的糖水。等这酱焖大骨出锅之后,一股浓郁的肉香自厨房中飘了出来。
阿萝和阿风早就在外面等的抓耳挠腮,此刻闻见香味,连忙跑进了厨房中,不用孟锦绣动手,已经手脚利落的将这酱焖大骨盛出来,并新蒸好的米饭,一起朝后院里端去。
后院中,孟锦绣瞧着眼前这汤汁香浓油亮的酱焖大骨,倒真是饿了。
这大骨的色泽呈漂亮的枣红色,上面包裹着一层浓浓的酱汁,夹一块放到米饭上,汤汁便渗入进米饭里面,入口是十足的酱香,肉一咬便脱了骨。
阿萝和阿风吃的头都抬不起来,连连点头说香。孟锦绣笑笑,吃完一块,又夹起一块,配着米饭嚼着那鲜美的肉丝,只觉得心情舒畅。若是非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
那就是吃的时候最好直接用手,还要时不时嗦里面的骨髓,若是在外人面前,实在有些不雅观。
不过后院里只有孟锦绣三人,所以她用手拿着这大骨,吃的毫无心理负担。
某刻,只听阿萝开口说道:“咦,江少卿是什么时候来的?”
孟锦绣嗦骨髓的动作一顿,那惬意的笑容猛地静止在脸上,她转头顺着阿萝所指的方向看过去,便见江洵正安静站在那里,迎上孟锦绣的注视,眼眸中亦带上了笑意。
孟锦绣轻咳了一声,低头看着手里面尚未吃完的大骨,终是舍不得放下,索性破罐子破摔,继续低着头啃。
待吃完之后,她用水净了手,然后才不急不徐的朝树下的江洵走了过去。
大树下面,阿风和阿萝早已经给江洵搬了张长足桌,并一张高凳和一杯热饮子,此时外面已经不冷了,故江洵坐在院子里赏景喝饮子,看起来十分的惬意。
孟锦绣朝江洵走过去,好奇的抬起眼睛看他:“江少卿这是从家中过来,还是才从大理寺回来?”
江洵将手里的竹杯子放下,朝她笑笑:“是从大理寺过来的。”
孟锦绣想着两人下午才坐马车回来,江洵竟然又往返了大理寺一趟,不由低声说道:“今日清明,大理寺竟然还有公事要办,实在是不尽人情了些。”
江洵听孟锦绣语气了带了些抱怨,眼眸中笑意更浓了几分,阿锦这话中意思,莫不是在关心他?
江洵低笑了一声,摇摇头解释道:“倒不是大理寺不近人情,原本今日是休沐的,只不过我惦记那几桩未查完的案子,回去一趟罢了。”
江洵这话说完,见孟锦绣盯着他瞧,又柔声补充:“若是阿锦不喜欢,那以后休沐日的时候,都不去就是了。”
孟锦绣脸上微微发红,她拿手捂了捂脸,说道:“江少卿这话说的古怪,休沐日去或不去,跟我有何相干?”
孟锦绣说完,见江洵看着她淡笑不语,略低了低头。她从一旁拉过个凳子坐下,觉得气氛实在有些暧昧,连忙转移了话题。
孟锦绣伸手朝江洵身后的方向一指:“江少卿坐的这地方,原本是个堆放杂物的小路。去岁租下来的时候,我和阿萝阿风将荒草拔掉,又将杂物清理了出来,是以变成如今的模样。”
江洵随着孟锦绣所指方向,转头仔细的看了看,而后点点头:“看起来面积的确是不小。”
孟锦绣见江洵跟她所想的一样,不禁弯起了眼睛。
她笑笑说道:“是以,最近我想着同房主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将前面的食肆扩展一下,将这块地方也纳入进去。”
江洵略想了想,便点头说好:“如此一来,确实能额外增加不少面积。”
孟锦绣同江洵这样聊着,听他赞同自己的想法,原本还有些犹豫的,这会儿却像是吃了颗定心丸。两人随意聊着天,谈着谈着,话题又不自觉的聊到江洵身上。
孟锦绣轻抿了一下嘴,问他:“如今已经清明了,再过些时日便要立夏了。料想江少卿在永崇坊的案子,就要了结了吧。”
江洵端起饮子喝了一口,笑看她一眼,不成想她先问出这个问题,倒是不用自己再想理由解释。
他将饮子放下,摇摇头:“倒是不着急,前日才问过老师,说这案子慢慢收尾,不必赶着结案。”
孟锦绣有些纳闷,不知是因为大理寺卿馋她这里吃食的缘故,只以为这桩案子干系重大,所以较别的案子更谨慎些。
她道:“这样说来,江少卿最近倒又清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