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轻微摇晃中,这一次同上次上元灯节不同,等孟锦绣坐稳了之后,就感觉身旁的车厢一重,江洵自她旁边坐了下来。
江洵指指她怀中问道:“阿锦,这里面是?”
孟锦绣也不打算瞒他,吸了吸鼻子,将这小包袱打开,却见里面搁着一条蓝色帕子,帕子打开几层,当中却是一支红色秋海棠簪子,看质地非金非玉,竟然是琉璃。
见江洵微蹙起眉头,孟锦绣轻声解释道:“阿婆说,这琉璃簪子,是我阿娘留下来的遗物。”
第74章 酱焖大骨、无端醋意
江洵盯着那琉璃簪子看了一会儿, 才将目光收回来,温言安慰道:“既然是你阿娘的遗物,那就好好收着, 留作纪念。”
孟锦绣轻点一下头:“我也是如此想的。”
乍一看见阿娘所留遗物,孟锦绣的情绪再次变得低落下来, 况方才又喝了酒,虽然只喝了一杯, 那烧酒的后劲却不小, 这会子随着马车摇晃, 酒劲涌上来, 孟锦绣后知后觉的感到一阵疲惫。
江洵体贴的朝她靠过来一些,稍微低了低肩膀:“若是累了, 就暂且靠着我肩膀闭闭眼。”
孟锦绣抬眼看他, 那双眼眸深邃如墨。她实在觉得酒气上涌的难受, 也点了一下头, 歪头朝他肩上靠过去, 不知怎得, 在这狭小的车厢中,听着自身旁传来的有规律的心跳声,孟锦绣倏然觉得安心了下来。
江洵见孟锦绣闭上眼睛, 仿佛脸色好了些,又朝她身旁移了移,好让她枕的更舒服一些。
车厢摇晃中,孟锦绣感觉手心传来一股暖意,他伸手轻握住她手掌, 江洵从耳边低声说道:“阿锦,任何时候都有我陪你。”
孟锦绣感觉心脏怦怦跳动地厉害, 良久,她才闭着眼睛轻声应了一句。江洵看着她泛红的脸,唇角无声上扬起一抹弧度。
等回了食肆,孟锦绣的酒也差不多醒了。她将手从江洵手掌中抽出来,想着两人就这样双手交叠的握了一路,匆匆低头道了一句谢,然后就下车朝食肆里跑去。
侍从问道:“阿郎是回家,还是去大理寺?”
江洵看着孟锦绣落荒而逃的背影,心情颇为愉悦的收回目光来,他说道:“去大理寺吧。”
侍从“哎”了一声,等江洵重新坐稳之后,驾车朝永崇坊外驶去。
食肆中,阿萝和阿风见到孟锦绣回来,连忙欢喜的迎了上来。
阿萝笑嘻嘻的说道:“小娘子回来的真快,方才我和阿风还在担心,怕小娘子天黑才能回来呢。”
孟锦绣先进了厨房一趟,舀水洗手,等将手上的汗洗掉了,她才稍微放松了些,朝阿萝笑笑。
孟锦绣道:“今日恰好遇上江少卿,借乘了他的马车,所以回来的快些。”
阿萝眨眨眼睛,纳闷的问道:“咦,江少卿今日也出城了吗?”
孟锦绣往厨房外面走的动作顿了一下,没说两人是在平安镇遇见的,只含糊的点了一下头,将这个问题糊弄过去。
不过阿萝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发现孟锦绣的表情不自然,她又说道:“对了,昨日江少卿派府里的花匠来过一趟,替小娘子打理了那花圃子,还说以后每十日都会来一次呢。”
这件事情,孟锦绣同江洵提前商议过,所以此时听阿萝说起来,只点了点头,说自己知道了。
她从厨房中走出来,进了后院,在路过那花圃子的时候,余光朝那看了一眼,果然见几盆芍药和牡丹都被打理的极好,其中那盆白芍药的骨朵儿略大了些,估摸着再过上几日,便能开花了。
念及此,孟锦绣弯起眼睛笑笑。她回屋里换了惯常穿的衣服,这才觉得浑身松快,心情也彻底好转。
这会儿正值下午,食肆里没有多少食客,孟锦绣进了厨房里面,开始准备晚上的吃食。
不知是不是因为去了平安镇一趟,又吃了那鲜香开胃的春笋炖鸡,孟锦绣今日胃口格外的好,再加上回程路上睡了一路,养足了精神,她这会儿从厨房里面兴致勃勃的拿了口大锅,打算做酱焖大骨。
猪大骨是现成的,每日都有人现送了来,所以肉质十分新鲜。
孟锦绣将猪大骨用冷水泡上,待会儿焯水备用,然后就切了葱姜并炖肉的香料,清洗过之后沥干水分,在一旁放着。
这酱焖大骨的做法不麻烦,最关键的是要熬好糖色,才能保证汤汁鲜亮,浓香中自带一股诱人的焦香。
孟锦绣将大骨炖上,然后就另起一口锅,在里面加入少许水和饴糖,开始小火慢熬,等将糖熬成枣红色,加入热水烧开,盛出来放到一旁,这糖色就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