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呼刮过,脚下乌江滚滚,天上一轮弯月,几团乌云。
于洛常常会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亲密关系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建立家庭?
历史书上说,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需要繁衍来保障生存和扩张势力,所以需要家庭和家族。
人如浮萍,家庭如孤舟,或许都是历史上的尘埃,个人的情感在此刻显得如此渺小易散。
“渺小就不重要吗?”
耳廓被风吹得麻木,冷的生疼。
“我没错!我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有普通人都有的情感和优缺点,他们把生活过得一团糟跟我没有关系,那是因为他们自己麻木、固步自封、刻薄。”
汹涌的热血渐渐平息,但胸口依旧闷闷的,一抽一抽地疼。
江边突然有火光冒出,几个人影拔腿往路上跑,烟花在他们身后炸开,留下一霎那的华丽。
城里不允许放烟花,那几个人爬上桥来,看着于洛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男人笑着喊到:“妹妹,你当没看见哈!”
于洛很想告诉他有摄像头,但最终还是露出一个微笑,点点头。
那几个人欢乐地看完烟花,勾肩搭背往回走,突然又回过头:“妹妹,早点回家哈,回家看春晚!”
警察没有来,他们顺利溜掉了,大摇大摆,欢声笑语。
于洛撇过头,眼泪甩落,她拿出手机,拨通宋观亭的电话。
“喂?”她的声音夹杂着破碎的鞭炮声传过来。
“宋观亭。”于洛竭力用很平静的语气问,“你在哪里?”
“我在家。”她似乎察觉到了,“我在自己家,一个人。”
“好,我来找你。”
她蹬着自行车在寒风中穿过无人的大路,道路两旁是万家灯火,道路的尽头是是宋观亭。
月光如寒潭水,浸透她的皮肉,寒风扎入骨髓。
路灯的数量渐渐减少,烟花爆炸的砰砰声越来越多,在非禁放烟花区域,空气中弥漫着烟花和鞭炮的硝烟味儿。
到小院时,她已经冻麻木了。
宋观亭站在院门口,披着窗户透出的灯光。
于洛想停下来,将失去知觉的脚往地下蹬,结果连人带车栽倒在地。
宋观亭跑过来将她扶起,在她耳边说些什么。
原来寒冷还会封住耳朵吗?她愣愣的,只看见宋观亭嘴巴张张合合,听不见声音,就像是沉在水的人听岸上的人讲话。
“于洛!”宋观亭将她扶进房间,先给她披了一条厚毛毯,又将烤火炉放在她腿前。
身体渐渐回暖,开始打着哆嗦,于洛盯着烤火炉,道:“宋观亭,刚才有人在河边放烟花。”
宋观亭将手中的热水递给她:“嗯,想去看吗?”
“不是,我是说在城里,有人放烟花。”
热腾腾的水蒸汽缭绕在她眸前,她喝了一口水,浑身颤动几下,终于感觉冷气都被赶出身体了。
第9章 过年
宋观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搬了椅子坐在她对面,面色凝重地看着她。
又有一户人家开始放烟花,骤然响起的爆炸声将于洛吓了一跳。
她这才如梦初醒,定定地看着宋观亭。
“你想跟我说什么吗?于洛。”宋观亭用及其温柔的语气问。
“我想说,我想说......”于洛嚅嗫着,突然崩溃地大哭起来,胡乱地说:“太恶心了!我讨厌......我讨厌这样的生活!”
宋观亭掰开她捧着杯子的手,将杯子放到茶几上,握着她的手,试图说点什么,但失败了。
她不会安慰人。
她脑子里闪过父母去世后那些亲戚安慰她的话,可没有一句可以用来安慰于洛。
于是宋观亭撇开她的手,紧紧抱着于洛,轻轻拍她的背。
记忆里姑姑抱着她,轻轻拍她的背,她说:“小亭,你还有我,我会永远爱你,永远陪着你。”
“于洛。”宋观亭在她耳边说,“我在这里,我会永远......我会永远陪着你。”
两人之间隔着层层厚重的衣物,但于洛仿佛感受到了她的体温,渐渐平静下来。
“该从哪里说起呢?”于洛心想。
她犹豫了。
“宋观亭,你是怎么看待我的?”她问。
“我不能概括。”宋观亭停顿片刻说,一个生动而复杂的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只能说,你很重要。”
于洛扯了扯裹在身上的毯子,使它裹得更紧些。
客厅依旧空荡荡的,没有任何装饰,毫无过年的气息。
挤着冷风的窗缝涌进一阵阵不肯停歇的烟花爆竹的轰鸣,头上的孤灯冷漠地看着依偎在沙发上的两人。
她说起她的童年。
那时她家住在群山中的一座山腰上,接近荒无人烟的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