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便宜的那自然大家都会挑最便宜的来买了。
沈若道:“婶子,你不如将这里所有的东西都组成一套来卖。一碗稠粥三文,咸鸭蛋两文,窝窝头一文,加起来便是六文钱,那就按六文钱一份套餐来出,六文钱对过来的这些人来说倒也不算贵,而且东西多,大家约莫会觉得划算呢。”
在镇上一个包子现在都要三文钱,个头还不大,干农活的人出的力气多饭量也大,六文钱只能买到两个包子根本吃不饱。
但是在这儿六文钱不仅有一大碗稠粥,还有一个咸鸭蛋,还有个拳头大小的窝窝头,辣酱还能随意加,这么多东西只需要六文钱!一对比起来就是真的划算。
那婶子听后顿时喜笑颜开,“还是若哥儿脑瓜子灵光,那婶子就这么干了!你要是饿了就过来吃,不收你钱!”她想过之后觉得按若哥儿说的这样做最好,也方便,反正能卖完最好,卖不完就留着自家吃,到底也不会亏。
沈若笑着应了声,但是吃肯定不会去吃的,毕竟人家做这些是拿来赚钱的营生,也就只卖今儿这一天,他还去免费蹭一顿霸王餐像什么样子。
沈若准备走,那婶子好说歹说拿了两个咸鸭蛋好说歹说非要他收下,沈若拒绝了两次见她仍然铁了心要给,便收下了。
“给你和顾秀才一人一个,我家做的咸鸭蛋个头大还流油可香了,咱家的孩子都喜欢吃。”那婶子笑着说道。
沈若没忍住笑了,“成,谢谢婶子,也替顾允谢谢你。”
咸鸭蛋要用到盐价格确实不便宜,但是那些盐能反复用好久,所以倒也没有盐那么贵,不过能流油的咸鸭蛋沈若很喜欢,家里阿娘也做过咸鸭蛋但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不能流油,有点干巴,味道差不多但沈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婶子做的咸鸭蛋要是真好,沈若不介意以后照顾照顾她家的生意,多买点回家叫家里人也都尝尝,咸鸭蛋配粥还是很好吃的,再以后没准能叫这婶子在村里开个咸鸭蛋工厂呢!
想得太远了,沈若瞧见这婶子边上还有两个小摊,
有个是卖藤编的小篮子、大篮子和一些藤编的小装饰,藤编与沈若先前认识的那个卖草编的小贩古桐的手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藤编比起草编来说更加牢固不易坏些,只不过比起草编会少一些精细的手法,草细韧所以可以编出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来,藤编也能编出小玩意儿但是藤粗就会显得粗犷些。
不过小篮子还是很好看的。
卖小篮子的是个小哥儿,他是村里沈家汉子的夫郎,现在也在折叠小马扎制作的队伍当中。
他瞧着沈若走过来,脸瞬间就涨红了。
“若、若哥儿,你、你可以、同我说说我这、这摊子、有、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么?”他一不小心就开始口吃,尴尬地捂住了嘴。
刚刚听到沈若同那卖早食的婶子说的法子,他都有些心动了,就没忍住大着胆子问了句。
他其实同沈若不熟,但是他已然将沈若当成了榜样。哥儿怎么就不能搞事业了?他有藤编的手艺没准真有人喜欢想买呢?
沈若本就是冲着他去的,以前倒是不知道,沈家村里倒也是藏龙卧虎的!因着自家开的是布艺小作坊,所以一切的东西都同布料沾边,包括先前那三大件新商品,折叠躺椅、摇摇椅和吊篮。
但其实,吊篮制作最好的材料不就是藤蔓吗?!
藤编吊篮特别好看,结实耐用,重点是就地取材十分方便!这可比布料吊篮的造价便宜多了啊!
沈若:“你做这些小东西挺好的,不过小篮子太小农家人应当买的会少,大篮子可能有人会买,其他的小玩意儿在这儿恐怕不太好卖。”
既然人家问了,沈若便直白回答,要做生意的人自然需要一颗大心脏,要是别人随口说两句就受不了了的话,那就也做不成什么大生意了。
沈若要试探一下这人适不适合做生意。
那哥儿立刻抓抓后脑说道:“那、那我只卖大篮子?”
沈若:“可以参考我方才同婶子说的,这些东西一样一样搭着卖,买大篮子送小篮子,买小篮子送小花样,这样大家会觉着划算。毕竟为不太实用的东西上头花钱的话,大家最看重的便是划不划算了。”
“好,谢谢若哥儿!”他这句话说的利索,脸上红的不行,以往瞧若哥儿的时候都是远远地,没想到离得近了之后对若哥儿的美貌有了更新一层的认知,而且他还发现若哥儿身上竟然是香的!
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小哥儿,他看着沈若的眼神有些火热。
沈若没有对上他赤忱的视线,只专注着看他摊子上的东西,想了想忍不住莞尔一笑:“可以采几朵漂亮的野花插在篮子上,瞧着更好看,没准会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