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番外(158)

作者:乾凌踏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朱桯像是觉得荒谬,他喝了一小口花茶,语带讥讽。

“负鼎之德原指阿衡辅佐成汤之意,原本赞誉的是我辅佐之心,不知怎的,传进宫中就成了我有‘成汤之德’。那时太子已立,一个皇子若被太师指有帝王才能,无疑是皇权眼中钉,肉中刺。哪怕我再小心谨慎,也难消先帝疑心,即便我战功赫赫,也只能去凉州那等苦寒之地磋磨时光。”

“驻扎凉州卫前我娶了燕回,她还怀着身孕跟我去了凉州,也是在那儿...我遇到了你和你的父亲。”

祝襄去往凉州时刚没了夫人,神思本就极其萎顿还要强忍着伤痛行军布阵,若非他帮衬一把恐怕早已病倒。

其实在此之前,不论宫宴还是校场,定侯没和他说过几句话,祝府从祥初帝还是太子起就一直站在皇党这边,并不与其他皇子多来往。

祥初帝彼时身子已垮,也老糊涂了。他有了行通商令两国停战的念头,又觉得这个在西北的幼弟实在碍眼,于是在祝襄去凉州时,派了数批人马埋伏在揽江军中刺杀。

结果颇为好笑,这群暗卫探查他的亲信,都被定侯以军纪不严为由打了出去。

朱婳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多次遇险,他原本警惕着皇城派来的人,以为祝襄一定心思深重。结果熟识了才知道这人实则憨傻地过分,半点不懂勾心斗角。打发那些杀手也都是他们不尊号令在先。

朱桯哑然失笑,一来二去竟真和这个莽直的将军成了朋友。

二人一道上过战场,杀过敌将,也在边关风沙里喝过比金陵更烈的关外酒。

后来十三岁的祝约被接到凉州,闲暇时草原策马的就成了三人,他教祝约骑射打猎,祝襄就教他耍枪,回回都弄得一身脏污满载而归。

安燕回常常抱着朱婳守在城里不算气派的府邸里等他们,她生的极美,穿着打扮却不像个金尊玉贵的藩王妃,反而像个寻常人家的泼辣夫人。

总是嘴上说着嫌弃,然后笑骂着收了猎回的兽雀,亲自下厨分发给受了累的将领。

那时凉州战事凶险,日子却过得比在金陵更加平稳有序。

他原想着这样过下去也好,金玉砌成的皇城未必有这里自在,等老死也不必葬回皇陵,就埋在关外,用不着立碑,放个军旗浇一壶酒就行。

直到祝襄莫名重伤垂死。

那场战事来势汹汹,可祝襄对付鏖战是老手,被偷袭的可能微乎其微,然而不知怎的就是丢了半条命去。他心中存疑,卸甲匆匆赶去祝宅,一眼就看见了哭泣的安燕回和面色苍白的祝约。

祝宅那晚大夫忙进忙出,祝约被安燕回抱在怀里像具行尸走肉,呆呆地看着床上浑身是血的父亲。

而他沉默着走出祝宅,在府外命人绑来了揽江军中副将,盘问之下,才得知这是皇城的命令。

揽江军未曾能除掉秦王,祝襄被打成秦王党羽,祥初帝甚至觉得自己仁慈,让他死后还能得一个为国捐躯的美名

是夜孤城圆月,本该是同胞并肩抵御外敌之处,竟成了他第一次动手杀大朝人的地方。

惨叫声被祝宅内的喧嚣覆盖,无人注意角落里滚着一颗沾满尘泥,双目圆瞪的头颅。

第二日破晓,祝襄终究是挺了过来,他早已命人快马进京请旨定侯客居吴氏养伤,祝襄应了下来。

于是他堆着笑意送祝襄父子离开了凉州,然后转身去了大营。

十数个皇城司暗卫被捆在一处带上了黄土垒成的城墙。

这是整个边城的最高处,隔开了大朝与外敌,他让那些对祝襄下手的暗卫跪在其上,面朝英烈无数的战场磕了三个响头,而后用他们的血祭了天地。

“我看到你父亲,看见了你,也想到燕回和婳儿曾经受过的罪。”朱桯十分平静,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盛势之下,苟且偷生都做不到,既然他们觉得我有成汤之德,那我为何做不得这个皇帝?”

第74章十七(二)

祝约面前的桌案上放着已经凉掉的花茶,他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攥紧,捏得指骨一阵发疼。

祝襄重伤濒死那次他才十六,没有朱桯这样过人的城府和心机,塞外鏖战受伤是常有之事,所以他并从没想过里头还有祥初帝的事儿。

幼时他随长辈去武英殿议事,胡子花白的老皇帝总爱将他抱在膝上,眉眼一片慈爱不似作假。对祝豫祝襄更是恩宠有加,然而真到了危及皇权之时,身为帝王他也能毫不犹豫地将从前种种全部抹杀。

祥初帝至死都在担心幼弟夺了悯太子的皇位,却没想到真正觊觎他江山的是枕边结发多年的妻子。

“十七叔既然早有此心,为何不趁当初宫变就登基为帝?”

上一篇:契弟下一篇:落魄太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