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修仙的还玩这一套吗(25)

作者:玉小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直到再也瞧不见分毫身影。

“白师兄。”谢无尘喊他。

白知秋微微侧过脸。

晨时的阳光映入他的眼睛,透亮而温和。

看清他眼睛的一瞬间,谢无尘想,白知秋此人,或许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的。

阳光裹挟着起伏飞落的尘埃,落在他的青丝上。于是满头青丝被光芒镀上一周淡且浅的金色,懒懒地散在银白长袍上,几缕隐入衣襟内里,带着说不出的缱绻温和。

仙道院的弟子多有驻颜之术,更有人以灵力塑形貌,故而大部分都是极漂亮的。与他们相比之下,白知秋的容貌在整个学宫中依旧出挑,他本人却好似根本不在意这幅皮囊似的。

他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哪怕他站在面前时,却轻易让人忽略他的皮相。

主要是眼睛。

那双眼睛温润包容,看东西的时候显得淡漠,恍惚万物不过心。

乍一眼是冷漠,看深了让人不舒服,更深了,就觉得孤寂。

像是冬日里封冻千里的湖泊,是一种渺而远的孤旷。惹得他身上尽是可与他人区分得明显的淡薄与冷清。

但是,偏偏在他看人或是浅笑时,一蹙一笑都带着极其自然的轻松。于是漫天风雪化去,湖面仍封,却有了点春日万物将醒的暖意。

“为什么?”他问。

“医阁一素如此。”白知秋抬手,收起掌心下压着的书。

“还有……”他收回目光,越过谢无尘,走到对面。

李墨已经走出醒心楼,走入芸笥天。

“祝前路顺遂。”

他说。

作者有话说:

秋崽崽和谢无尘念的话,都出自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诸论》,第一段是《大医习业》,二三段是《大医精诚》。

感觉《备急千金要方》很少有人能念顺,比如我朋友看这段时,问我:“是《千金急备药方》吗?”

错处太多,以至于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打出来的。

感谢观阅。

第13章 棋局

文松月和李墨前后两天离开学宫,原本热闹的院子乍然冷清下来。第二天的一大早,余寅带了两名千象院的弟子来封屋,再利用空间阵法布置了新的屋子。

谢无尘坐在石案边看他们收拾。

并没有很久,从自己入学宫,到现在不过十天。但也许是从里到外的改变,竟将这短暂的日子拉得极长。时间的错位感甚至让谢无尘有些恍惚——他应当是与李墨文松月相识了许久,而今,他们各奔东西。唯有他一人,依然看不清前路。

但他并未读过私塾,他开蒙年纪比大部分孩子都小,娘亲担心他,单独请了先生。后来到了上私塾的年纪,懂的已经比大部分孩子都多,于是一直在家跟着先生学习。

先生曾说,世上最多的是离别。

他的声音和在北函关的风雪与上元节的爆竹和喧闹声中,不太清晰。但先生笑意盈盈,手里提着灯笼,俯下身笑道:“刚吃完元宵,少蹦跳,当心肚子疼。”

谢小公子听先生话听习惯了,闻言竟然真的没跟去打闹,但也不肯闲着,团了带着红碎屑的雪,趁先生不注意,猛地砸过去。

先生无奈笑笑,伸手拍拍粘在衣上的雪沫,再拢回袖中。

“怎么?太冷清不习惯?”余寅手里把着把扇子,在谢无尘眼前一晃,抵着下巴冲他笑,“总不至于是胆小,不敢一个人住吧?”

谢无尘的思绪生生被他一扇子扇去九霄云外,抬眼冷冷看着他。

他确定了,余寅跟他命里犯冲。

按正常情况来说,余寅这样自来熟的人,开玩笑的分寸也适宜,并不至于讨人厌。

但他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不好,故而不太想说话,有些恹地摆了下手,将视线换了个方向。

余寅定定地望了他半晌:“每旬旬底,白师兄在藏书阁大堂当值。你若是无趣,不妨去找他?”

然后,他又“刷”地一下展开扇子,掩住唇,笑了:“明日开选课,白师兄也会开课。你去选一节他的课上上吧,受点罪,就没空发呆了。”

说完,又好死不死轻声道:“若是怕过不了,我给你当个说客,今年不过问你的考核。”

谢无尘:“……”

前面还在认真说话,最后两句简直是想在绝地台见面。

余寅如愿以偿地欣赏完了谢无尘变脸的全程,对自己造成的成果很满意,笑着退开,给自己扇了扇风。

谢无尘:“……”

谢无尘没理他,目光在院中扫过一周,最后落在了站在屋檐下假装忙碌,对余寅所作所为熟视无睹的两名千象院弟子身上。

他终于把视线重新落回余寅脸上,微微蹙眉,起身扭头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