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过去,众人又恢复以往吵吵闹闹的模样。
直至春暖花开,齐沐急急忙忙来找魏琳,抱着她哭诉道:“呜呜呜呜呜哇!大哥真的要把我丢到军中去了!”
魏琳扯开他的胳膊,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齐沐像一只蔫巴巴的小狗,回答她道:“大哥说我被退学后,天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干脆去当兵好了。”
齐大郎继承了老北亭侯的爵位,在英国公手下历练,英国公就在长安郊外。
魏琳想了想,道:“这是好事儿啊!”
总比辍学在家啃老听起来好吧。
“而且就在长安附近,离得不远……”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炸毛的齐沐打断了。
齐沐一蹦三尺高:“不是去我大哥那里!是去边疆!去边疆!”
魏琳傻眼:“啊?”
启元三年春,老北亭侯的三儿子自愿请缨,前往边疆镇守,以御突厥。
至于这个“自愿”的水分有多大,皇帝并不知道。
反正小北亭侯是这样说的,身为齐三郎的大哥,在外人看来,他们兄弟肯定都是串通一气的。
齐沐大悲。
“呜呜呜呜呜我现在去求司业,还能回国子监上学吗呜呜呜……”齐沐抱着魏琳的胳膊,赖在国子监门口不走。
姚成宣嗤笑一声,问他:“那你能去给范休道歉吗?”
齐沐猛地支起身子,义正言辞道:“我心系边疆百姓安危!自愿前往边境!”
“突厥一日不灭,我心一日不安!”
姚成宣:……多少有点夸张了。
魏琳拍拍他的脑袋,安慰道:“虽然边境苦寒,你也不一定吃得惯,但是每年总能回来一次,就是路上苦了点,也可以给我们写信,就是送信的时间长了点,你春天写信,夏天我们就能收到了……”
齐沐听着她的话,脸色逐渐垮了下来。
你听听这像是安慰人的话吗?
魏琳尬笑:“啊哈哈……总之你安心的去吧。”
齐沐擦了把脸,头也不回的走了。
来时有多磨磨唧唧,走的时候就有多无情。
“齐三郎!”魏琳在背后冲他招手,“一路平安!”
齐沐回头看着他们,姚成宣也难得地没有阴阳怪气,而是冲他点点头。
“保重。”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04 21:31:54~2023-03-05 21:10: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朝步闲 2瓶;雪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 长大啦
◎瞧着已经是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了◎
齐沐要去的地方在西突厥与大夏的交界处,朝廷对于边疆很看重,粮饷充足,齐沐过去,并不会在生活上受到亏待。
但那边气候严寒,民风彪悍,齐沐会不会在其他方面受苦,就暂时不得知了。
雪灾的影响随着融雪一同消融,春花绽放之时,赵博士也要离开了。
因为大雪封路,赵博士在长安耽搁了许久,等到天气一天天变好,赵博士也动身前往渝州。
“巴蜀之地多寒湿,且民俗与中原不大相同,博士要小心。”魏琳将赵博士扶上马车。
赵博士,不,现在应该叫赵长史了,但魏琳还是习惯称他“博士”。
他敲了敲魏琳的脑袋,气呼呼道:“我还需要你提醒吗!”
皇帝把赵务拎去给渝州刺史当长史官,虽然连升几级,但渝州路途遥远,地势险峻,一路上舟车劳顿,就是年轻人也吃不消,更何况年过半百的赵务。
魏琳捂着脑袋,暗暗撇嘴。
齐沐自幼习武,又还年轻,她倒不是特别担心,但赵博士年纪大了,听说是要去巴郡时,魏琳问了好几遍才确定。
没有经过现代化开发的山城,能生活好吗?
魏琳觉得皇帝是在给赵博士挖坑,对皇帝很有意见。
赵务的老妻年轻时为了供他读书,熬坏了身子,经不起长途奔波,子女也要侍奉在身侧。
所以这次去渝州,只有赵务和他的小儿子一同前往。
魏琳帮忙把行李搬上马车,向他们道别。
“好好学习!要抄书就去找姚博士!”赵务临走前,叮嘱她道。
魏琳挥挥手:“知道了博士!”
她把手合拢成喇叭状:“我以后去看你——”
赵务坐在马车里,哼了一声,又忍不住笑起来。
……
齐沐和赵博士都离开了长安,魏琳待在国子监内,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偶尔带着实践小组出去找事干。
东宫研究的铜活字也成功了,报纸上印的字更精致,印刷效率也更高,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小太子每天窝在东宫,偷偷摸摸看来稿,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