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后我位极人臣了(105)

作者:甜酒凉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敦煌郡的存粮,就这么随便借给其他人吗?!

刺史府上下得知存粮被借出去,连张欠条都没打的时候,闹了好一阵,唯有俞刺史老僧入定般,淡然说道:“魏家那小子肯定要还回来的。”

就算魏琳不将粮食还回来,他也会舔着脸向林少傅要回这一笔欠款。

刺史府全体员工可不知道他的打算,头一次对上官生出了不满。

好在商队带来的粮食足够补上欠款,又顺利回到了鸣沙县。

他们甫一进入鸣沙县,就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傅三郎望着新修建起来的高大城墙,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

商队离开鸣沙县时,才不过八九月份,等他们回来时,已经是年底了。

他们走之前,施工队还在和河堤水渠作斗争,而回来的时候,施工队已经开始修建起了新的城墙。

鸣沙县的老城墙早已被腐蚀得不成样子,一片坑坑洼洼,装饰作用比实际作用更多,只是让人知晓这里有个县而已。

水泥的优点就是凝固快,修建得也快,如果还用夯土墙的方式修缮城墙,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将整个城墙重建完毕。

鸣沙县之前的产业单一,只有畜牧业和农业,魏琳搞出的施工队解决了不少无业游民的生计,全县几乎一半的人都投身于土木行业,只为了县衙提供的那一顿饱饭。

不论男女,不论老少,几乎都在围着他们的新城墙。

魏琳新划出了一片区域,为未来的葡萄园扩建做好了准备,新城墙也比旧城墙扩出去了十几里,看上去巍峨高大,连见过了长安城城墙的商队诸人都忍不住惊叹。

“娘欸……”商队中有人伸出手摸了摸干燥的水泥城墙,感受着墙面的坚固。

有相熟的人看见他们,朝着他们挥手打招呼道:“你们回来啦!”

傅三郎回过神,点点头,又将满载的马车赶往驿站,准备将粮食运往粮仓中。

他们刚一进入驿站,就又被眼前新修的驿站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老马夫正在清理食槽,见他们来了,眯着眼睛笑起来:“回来啦。”

他也是很为新建的驿站自豪呢!

小县令说等商路开通后,鸣沙县会来很多的商队,一定要将驿站修得又大又漂亮!

傅三郎看着二层的水泥楼房,向老马夫知会了一声,就跑到二楼上,向下眺望着鸣沙县的风景。

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整个鸣沙县的模样,还有远处的沙丘。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魏琳坐在二楼的椅子上,从阳台眺望鸣沙县的袅袅炊烟。

“小县令!”傅三郎没想到她也在这里,惊喜出声。

傅三郎的汉字学得很好,但还没有真正学习过经书,不能理会魏琳所说的诗中意境,只是鼓掌道:“小县令好厉害!”

听不懂,但是觉得很厉害。

魏琳摸了摸鼻子,又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说,又和傅三郎一起下楼,众人将一袋袋粟米搬进鸣沙县的粮仓。

“你们刚回来,等会儿让王娘子帮你们算一下工分,应该也能给自己修水泥房子了。”魏琳对着商队众人说道。

“工分?”傅三郎挠了挠头,不解问道。

除了大夏的钱币之外,绢布也可以当作钱财流通,但鸣沙县的县衙发不起工资,她就提出工分,将每个人的工分记录下来,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能让施工队帮忙给自家修建水泥房子。

鸣沙县市场上流通的钱币也很少,偶尔还能看见人们以物易物。

有不少干得好的工人已经将自家的土房子换成了水泥房子,心里别提多美了。

傅三郎没想到自己只是离开了几个月,鸣沙县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崭新的水泥房子昭示着这一变化。

牧民们信仰母神,还在墙面上画了不少符号,看上去精致漂亮。

为了避免齐二郎摔下马的事件再次重演,魏琳拓宽了鸣沙县的街道,两旁留出了专门跑马的土路。

等到新城墙被修建完毕,魏琳还想向附近的几个州县推广水泥,把他们的土木业发扬光大。

商队的任务圆满完成,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工分,傅三郎兴冲冲地跑去找施工队,想要将自家的土房子推倒重建成水泥房。

他正看着施工队将材料搬运到家门口前,魏琳又找上了他。

“商队得去且末都一趟,”魏琳拿着齐沐的来信说道,“施工队也要一起去。”

施工队承接了个大订单。

齐沐得知她在用这种新式材料修建城墙后,告知了主将,主将思来想去,想让他们修通官道。

以往的官道因为被突厥人占领,已经荒废了许久,路面不平杂草丛生,行人很难通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