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我来救你了(45)

作者:傲娇内怂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殷策狠狠闭了下眼,只觉得胸口那把火越烧越旺,在“掉头走人”和“恭敬从命”之间犹豫片刻,还是顺应了最本能的渴望——径直走了过去,在慕清晏对面坐下。

然后他接过慕清晏递来的粥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指尖和她轻轻擦碰了下。

慕清晏:“……”

差点半身不遂!

--------------------

第十六章 坏水

=======================

慕清晏知道自己偷跑出宫之举瞒不过颐宁宫,次日清早,她亲自赶到颐宁宫向太后请罪。谁知太后没发火也没训斥,就着琉湘的手喝了半盏冰糖燕窝,便给慕清晏赐了座。

“皇上乃一国之君,微服离宫虽然有违宫规,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太后转动着翡翠佛珠,慢悠悠地说,“皇上既然知错,改了便是,九五至尊当有上位者的派头,这般小家子气的,若是被朝臣瞧见,反而要怪哀家没教养好。”

慕清晏心说:我信你就有鬼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老妖婆肯轻轻放过,绝对没憋好鸟。

嘴上却像是被共用一具身体的双生子附体,毕恭毕敬地应了:“母后教诲,儿臣谨记,以后自当谨言慎行,绝不给母后丢脸。”

太后大约是对慕清晏谨慎恭顺的态度挺满意,缓和了语气:“年关过完了,北戎使臣进京朝贡的事,皇上听说了吧?”

慕清晏:“……”

她说这老妖婆咋这么好说话,敢情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北戎使臣入京,依照惯例,朝廷多半会赐宴招待,慕清晏这个九五至尊也势必要出席。这种时候,内阁和满朝文武都盯着勤政殿,万一闹出点风声,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有甚者,所谓的“入京朝贡”,其实就是北戎人将自家用不着的破铜烂铁丢给大胤,再从朝廷这里换取货真价实的粮食和布匹,怎么算都是笔赔本生意——而且赔的不少。

就太后本人而言,她不介意破财免灾,毕竟上了年纪,喜静不喜动,能息事宁人还是消停些的好,但朝臣们不这么想。尤其这些年,境内粮食连连歉收,开仓赈灾尚且来不及,税赋更加不用指望……若是再算上世家吞并民田的糟心帐,简直是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国库入不敷出已是预料之中,户部尚书的头发也一年白似一年。这时候再打肿脸充胖子,想都知道满朝文武会是什么反应。

太后纵然垂帘听政,终归名不正言不顺,一旦内阁与寒门重臣达成一致,势必会让她陷入苦战。想要打破僵持,最好的法子就是将新帝拉入自己阵营,借九五至尊的名义,堵朝堂悠悠众口。

“北戎凶悍,前些年屡屡侵扰边陲,没少烧杀抢掠,”太后叹了口气,循循善诱道,“若是给点粮食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不是和则两利的好事?你父皇在世时,一直念叨要以仁德教化四邻,能不动刀兵还是息事宁人的好。”

慕清晏心中咆哮快要逆流成河:现在知道北戎人烧杀劫掠,当初坑了殷帅时怎么没想到?自毁长城这种缺心眼的勾当都能干出来,是脑子进水了吗?

但是当着太后的面,她绝不可能放任心声宣泄于口,因此只是毕恭毕敬的应道:“母后说的是。”

太后苦口婆心半天,却只得了这么不咸不淡的一句,顿时有些不耐烦。不过紧接着,她大概是觉得慕清晏这般唯唯诺诺没主见,反而更好拿捏,又缓和了神色:“哀家方才说什么来着?你是皇上,就要有九五至尊的派头,不能被朝臣看轻了……至于朝贡之事,你也不用慌,照着这番话说,朝臣若有质疑,自有哀家替你兜着。”

慕清晏:“……”

敢情这老妖婆是担心自己罩不住,就把我推出来顶包……祸水东引,想的也忒美了!

就慕清晏个人而言,她十分想拿大棒子将北戎使臣赶出京城,替殷帅……以及连年苦战的边关将士狠狠出一口恶气。可惜景昭女皇还没进化完全,空有个“九五至尊”的名头,说话根本不算。

更重要的是,以她眼下的处境,还无法承受与太后撕破脸的后果。

正因如此,是“明哲保身”还是“奋起反抗”,成了摆在景昭女皇面前的一道两难之选。

回到勤政殿,慕清晏总算能扯下面具,将一应人等……包括最受信任的掌事女官苏茹屏退殿外。倚在软榻上的殷策意识到不对,合上手中书卷,待得周遭再无旁人,温言问道:“出什么事了?”

慕清晏搓了把脸,有点犹豫:殷策身子不好,赵有宣几次三番要他多静养、少费心,眼看这人一身伤病刚有点起色,她实在不想拿北戎这档事乱他心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