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策:“太后既然首肯留我性命,就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今晚之事说小不小,说大,却也没触及颐宁宫底线。即便问责,最多不过申斥禁足,或是掌嘴杖责,要不了性命。”
他说得轻巧,慕清晏一颗心却密密匝匝地疼起来,想到这人承受了多少无端的非难与折磨,恨不能立刻翅膀变硬,将他严严实实地护在羽翼下。
可惜时机不到……她眼下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女皇,被太后压制,被内阁轻慢,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没余力护佑殷策。
“离了京城,你就是虎归山林、龙入汪洋,有北疆边军在手,完全可以与朝廷遥相对峙,乃至自立为王,再不用仰人鼻息,”慕清晏低声道,“你何必……非得回来受这份闲气?”
殷策听到“自立为王”四个字,猛地沉了脸色,差点厉斥一句“放肆”。但是紧接着,他意识到眼前这位不是自幼厮混大的发小兼副手,而是正经的一国之君,赶紧将酝酿好的斥责拼死拼活咽回去。
末了,这从来举重若轻的清远侯有些哭笑不得:堂堂君王,竟然撺掇臣子叛出朝廷、拥兵自重,该说这位心思奇巧、不走寻常路,还是心眼太大,浑不将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放在心上?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我再逃又能逃到哪去?当真自恃兵权,跟朝廷翻脸不成?”兴许是意识到慕清晏一心只为自己铺路,殷策从来坚如铁石的心防微微松动,罕见的吐露出心声,“倘若你真像传闻中那样猜疑刻薄、冤枉忠良,我或许能下定决断,可……”
可偏偏不是。
女皇的无微不至让殷策感激,心怀天下的胸襟更让清远侯触动,当听到慕清晏说,她想清丈田亩、推行新政,彻底根除世家侵吞民田的弊端时,殷策竟然觉得胸口鼓噪沸腾,被她一席话勾起了沉寂许久的热血。
“我若就这么走了,她怎么办?”殷策忍不住想,“诚然,她是九五至尊,太后和内阁再怎样也不敢弑君,最多申斥或是幽禁……可是这样一来,她亲政之日不是遥遥无期?她为天下百姓设想的愿景……海清河晏、衣食富足,又要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放心,没事的,”那一刻,清远侯被不知名的冲动驱使,鬼使神差般抬起手,抚过慕清晏眼角,“颐宁宫和内阁的手段,我心里有数,也应付得来,我……”
他话没说完,慕清晏已经反手抓住他手掌,偏头在殷策伤痕未消的手指上轻轻碰了下。
殷策:“……”
再次忘了自己想说什么。
马车无惊无险的进了宫城,彼时宫宴尚未结束,慕清晏拉着殷策躲开颐宁宫的眼线,悄无声息的回了勤政殿。马全庸和苏茹等了一整晚,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此际见了慕清晏,直如久旱的庄稼得了甘霖,忙不迭迎上前:“皇上,您可回来了!今晚风这么大,没冻着吧?用过夜宵没?奴婢已经备好了热水,您要现在沐浴更衣吗?”
慕清晏似笑非笑地回过头,只见殷策还没从方才那记“侧翼误伤”中回过神,脸色虽然还算平静,耳根却红透了,目光笔直的望向正前方——死活不跟景昭女皇有接触。
她于是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我……朕没事,倒是殷侯,陪朕逛了一晚,有些累着了,先服侍他沐浴吧。”
马全庸毫无异议,对清远侯在女皇心目中的地位有了更深一层了解,满面堆笑地引着殷策进了内殿。
其实抛开颐宁宫的威逼利诱不提,外廷的议论声也传不到内宫,殷策在勤政殿的日子还是相当舒服,吃穿用度都和女皇同一规格,说是锦衣玉食也不为过。好比眼下,他坐在宽大的浴桶里,热水没过肩膀,融化了冻僵的皮肉,而马全庸犹嫌不足,竟然往水里滴了两滴香露,又捧起新鲜的白梅和山茶花瓣涂满全身。
殷策简直惊悚了,怀疑马太监打算将自己一锅炖了,送给慕清晏当宵夜:“不、不必了,我不用这些……”
马全庸笑呵呵道:“侯爷有所不知,这是西洋舶来的花露,沐浴时放一点,不仅遍体生香,还能纾解疲惫。就连太后娘娘,有时批折子批乏了,都爱用香露沐浴,说是神清气爽,疲劳尽消。”
清远侯能力抗北戎铁骑,却拿勤政殿的首领太监没辙,到最后只能披着满身玫瑰花香,浑身不自在的进了西暖阁。
紧接着,他和贵妃榻上的慕清晏四目相对,被那双眼睛里的灼灼火光烧得心口微跳,居然有些口干舌燥。
“都说了不用,苏茹姑姑还是备了宵夜,还怕咱们饿着似的,”慕清晏浑若未觉,笑道,“看你晚食没用多少,要不要喝点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