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霁来不及阻止,眼睁睁看着慕清晏仰脖灌了一口,酒浆从嘴角溢出,沿着脖颈蜿蜒淌落,在外人看来是潇洒不羁,只有慕清晏自己知道,小半囊酒就此流走,真正喝下去的不过十之一二。
饶是如此,待得放下酒囊时,慕清晏也已晕生双颊,太阳穴跳得好似快炸开,偏要咬牙强撑,笑道:“这酒够劲!”
姚朗拍了拍她肩头:“杨兄弟为人爽快,对我的脾气!”
慕清晏被那一口酒气顶住天灵,本就头晕,又被马匪头子没轻没重的一拍,好悬没五体投地。亏得萧霁眼疾手快,在她背后轻轻扶了把,才叫这打肿脸充胖子的货色坐稳当了。
就见姚朗沉吟片刻,又换了脸色:“不过,当哥哥的可是听说那些北戎蛮子不好招惹,你贸然找上门,万一人家不领情怎么办?”
慕清晏有了三分醉意,眼波浮动得厉害,姚朗冷不防和她目光相撞,心头没来由一跳,心说:这姓杨的一双招子邪门得很,忒勾人了!他又不是小娘皮,怎的这般看人?
没等想明白,便听慕清晏笑道:“所以当兄弟的才找上姚老哥,想请你当个引荐人啊!”
话音未落,只听“呛啷”之声响个没完,却是姚朗身边侍卫抽出佩刀,杀气腾腾地看了来。
萧霁心头微凛,倒也没什么惧意,藏在身后的手打了个手势,原本席地而坐的家将瞬间起身,和土匪形成对峙之势。
姚朗并无立时发难的意思,只是把玩着立在身旁的九环雁翅大砍刀,神色莫测道:“杨兄弟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哥哥的怎么听不明白?”
慕清晏捡了块腊肉送进嘴里,低眸微微一笑。
她对姚朗的印象并不深刻,之所以记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原著中的女皇复盘北戎攻势时,曾对北戎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中原腹地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理由与慕清晏想的一样,北戎军虽攻势猛烈,却不能持久,一旦被抄了后路,只有全军覆没的份,拖欢再精明狡诈,又凭什么敢拿十万勇士的性命与大胤赌这个万一?
唯一的解释是中原驻军背后一早被北戎人安插了钉子,而能对中原地势、布防,乃至实际战力如此了解的,只有常年跟朝廷官兵打游击的马匪。
当然,景昭女皇只是猜测,并无真凭实据,慕清晏也一样。但姚朗方才的反应印证了她的推测——北戎敢孤军深入,确实是有所倚仗,他们一早和盘踞中原的悍匪勾结在一起,甚至不惜财力物力的扶持其坐大,就是为了搅乱大胤这池水。
“这法子阴损得很,不像北戎的一贯作风,”慕清晏沉吟着想,“要是我没猜错,多半还是拖欢的手笔……”
然而她面上不动声色,嘻嘻一笑道:“姚老哥不用紧张,我不过跟您开个玩笑……”
姚朗一口气刚松到一半,那打定主意不让人消停的景昭女皇已经续道:“只是看你身边这位兄弟,方才用的匕首刀尖回环,形如狼牙,倒是跟北戎的狼牙刀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北戎朋友送他的。”
裹着黑斗篷的男人抬眼看来,目光如刀,好似要将慕清晏剥皮剔骨,掏出胸口那颗七窍玲珑心,看看是什么颜色。
慕清晏笑了笑,酝酿好的试探说辞没来得及开口,身后的萧霁猛地回过头,脸上神色大变,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慕清晏不明所以,学着他的模样侧耳细听,却只听到隐约的嘶鸣声。
刹那间,小侍卫的话在耳畔回响:“北戎骑兵训练有素,马蹄声也整肃得很,就算千百匹战马同时冲锋,落地的马蹄声也只有一下。”
慕清晏看向萧霁,两人于电光火石间交换了眼神——
是北戎人?
是的。
--------------------
第七十一章 声东
=========================
慕清晏接近姚朗,打的就是“投靠北戎”的幌子,只是她没想到,自己这张嘴居然开过光,前脚提了“北戎朋友”,后脚北戎人就找上门,仿佛两记大耳刮子,啪啪抽在脸上。
她不着痕迹地瞄了眼萧霁,后者冲她微乎其微地摇了摇头:打不过。
萧霁是从西北风沙中拼杀出的悍将,只听一耳朵就能分辨出,来的是北戎轻骑,人数不过一两百,却是训练有素、战力惊人——那么多匹马,马蹄声竟然整肃的可怕,不说胜过西北铁骑,也只在伯仲之间。
如果只是马匪,萧霁还能放手一搏,就算有个拖后腿的慕清晏,也未必没有胜算,但是加上北戎人,萧霁万万不敢冒这个险。
“我允诺过少帅,会不惜一切护住皇上,”萧霁想,“就算拼了这条性命,我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