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叹了一口气表示无奈,人家是天子的女儿,说什么做什么岂是她能教训的,越俎代庖要是让慕贵妃知道,就不是跪几个时辰那么简单了。
不过好在姬锦儿也并非不知是非之人,她说道:“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这宋皬好与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他在意的是你,这人啊看着清风霁月的,我还以为他会喜欢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端庄贤淑的世家姑娘,两人闷一辈子,没想到他居然在意你?还是有眼光的。”
其实不止姬锦儿这么想,长安城里还有些人也都这么想,可他们忘了,宋皬前几年云游四海心早就野了,那些条条框框养出来的女儿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公主又说道:“那些人人称赞的世家女子,一辈子小心谨慎,忍气吞声就怕别人说她一句不好,就怕嫁不到好夫婿,就怕嫁出去后娘家夫家两相为难,所以啊那些高门望族里的女子看着锦衣玉食其实也不过如此。”
虽然话不中听,理是这么个理。
江舟没想到她有时看着不着调居然看的那么明白。
而此时远在成州的赵絮他们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明明已经找到神草了,也救治一些孩子,可突然不知哪里涌出来更多的孩子,神草不够了,那些孩子得不到救治的父母不知从哪里听来那些能救人的草药是长安来的女医找到的,也只有她能找到,那些人便自发组织到赵絮住的临沁苑门口闹着要求救人。
赵絮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现在她更明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了。
百姓人数众多,光靠府衙的差役人手不够,镇守边关的士兵不能动用,姬辰思来想去决定写信给离这最近的四哥,郅王,让他派兵援助。
第六十一章 七夕
话说郅王收到信后,和王妃商量了一下,王妃劝他看在兄弟情分上还是要出兵相助的,到时传到长安去,也能让父皇欣慰。
郅王原本就有此意便听取了王妃的建议让人带兵赶往成州援助。
府外重兵把守,百姓无法闯入,却是日日哀嚎,让人听了无不感到悲伤。
赵絮在府里望着天上的云,她有些迷茫了,她从医多年,见过的症状也不少,可如此反反复复让她怀疑这不仅仅是病,而是上天降下的灾难。
她想起了秦大姐,现在白天不能出门,只能等天黑了再去那里找她。
成州的消息就算八百里加急赶往长安也得四天后才能到。
姬锦儿住在国师府里住腻了,就想回家去,可明天是七夕节,现在回去她母妃定不会放她出来了,明天晚上街上热闹,人来人往的,她又是个爱凑热闹的,每次想尽办法要赶热闹,有一年她在街上玩人太多了,不小心冲撞了她,搞得灰头土脸的,随她出行的人都挨了罚,她也被责令以后逢佳节街上人多就不许出宫。
慕贵妃早就派人给江舟传话了绝不允许公主上街出游。
那时江舟正放衙回来,得了口谕只能把所有心思收起来了,姬锦儿不能出去,那她也不能出去,要不然闹起来她可把控不住场面。
既然不能出去,只能让小菊和秋环在家里布置一下,府里热闹热闹得了。
江舟把这件事和姬锦儿说了,果不其然闹了。
“七夕为什么不出去?这么大点的府宅能有多热闹?”姬锦儿质问道。
“这是慕贵妃口谕,我也无能为力。”
“这这这”姬锦儿气结“那我还住在这儿作什么,让人收拾东西回宫。”
江舟却拉住她:“公主留步,娘娘说了既然是你要出宫,就不能随意回去。”
“什么?那怎么才能回去?”
“得有娘娘的传召。”
姬锦儿气的想吐血这天下还有比她更可怜的人吗?有家不能回,这短短几日,母妃是不是把她忘了?
越想越委屈,转身就回房了。
小厮来通报,宋皬来了,她连忙去门口迎接,只见他还穿着官服应该是刚放衙就来了。
“宋大人来了,是找我有事?”
“是,明日是乞巧节,我听说贵妃娘娘让人传话禁公主上街出游,那相必你也不能出门吧?”
江舟正为此事苦恼呢,他就来了,莫非是有什么好主意?
“正是,不然公主闹起来,我也劝不住。”
宋皬说道,“母亲今早还提醒我和你说,明日放了衙让公主和你前往宋府一聚,还让你莫要推脱。”
也不知为何,江舟总觉得宋夫人对她好像格外的关注,之前好像也没有来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又问道:“只请公主和我,还是也请旁人了?”
“旁人也有,都是族里的人还有母亲的闺中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