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阿玛圣略神威,功在千秋。”石小诗看着康老爹眉宇间那道深深的痕,没再说话。
对这位帝王,她的感情其实很复杂,他在政事上聪明特达、夙兴夜寐,仅她入宫这一年,就熬白了许多头发,代替胤礽跟康老爹相处这么久,要说没半点对父亲的孺慕和心疼,那肯定是假话。可是想到历史上康熙晚年的怠政和放任儿子们夺嫡的凉薄,她又心有戚戚然。
望京楼以南,是星星点点的村庄农舍,沿着长道一路延伸入人烟阜盛的京城,而长城以北,却是一片塞外黄草,山风似刀,云暗远山,蒲花在风中瑟瑟抖动,低伏出一片与四周景象格格不入的柔软自在。
来自群山之巅的北风拂动了河畔骏马的马鬃和木镶铜镀金镂花纹马鞍上的红缨,即使站在最高点,风中依然充盈着沙土和汗水的气息,不同于宫中的沉香麝香龙涎香,这种陌生而野蛮的气味,是人在努力生活和挣扎的味道。
石小诗眼望着远方天际,若有所思。
这是属于大清的土地,是隶属康熙的子民,可将来,却未必会是胤礽的天下。
至于她么,将一生留在高墙之下,海棠垂丝杏花香,又怎能比得上这番自在的塞外风光?
下山自然比上山更轻松,康熙在脑中捋了捋回宫要办的几件事。
早在军中便有暗探向他报告了平妃薨逝与惠妃的所作所为,胤禔此次出征表现平平,惠妃更令他心生失望,六宫掌事权势必要易主,他负着手问身边丰神如玉的太子:“皇额涅说太子妃稳重,朕想着把摄六宫的大权交到她手上,你看怎么样?”
石小诗脚步一顿,明白这是康熙有意在削弱胤禔的势力,但是他口中那个稳重的太子妃是胤礽,好事也基本都是他办的,掌宫权看起来是内务,可这个担子比当一国之储君要重多了,更何况康老爹如今健在,从惠宜德荣到佟佳氏那么多高一辈的宫眷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后宫大权万万轮不到太子妃来掌控,往后换了身,这活计落到她手上,她怕自己会像那个被一张字条夺去性命的温僖贵妃一样,被人玩儿到死都没搞明白。
“太子妃很好,只是儿臣认为,她如今入宫不过一年,年岁尚小,十七岁生辰还没过,难当这等重任。”她直接替自己拒绝了,想来二大爷也会赞同的。
“唔,也是,朕一时冒出这个念头,忘记宫中嫔妃都比太子妃年长这么多,压不住人,反倒惹是生非,是朕思虑欠妥了,”康熙垂眸道,“保成有其他想法吗?”
第75章 变故
半下午的太阳变得暗淡, 不再是直辣辣晒在眼皮子上,石小诗换了口气,“佟佳妃母出身大家, 为人忠厚谦和, 又正当年华,儿臣认为是执掌宫权的最佳人选。”
康熙慢慢点了点头, 没说话。
佟佳氏很好, 是康熙表妹, 更是先孝懿皇后之妹,佟国维中立不沾党争,当初让佟佳氏入宫, 本就存着顺理成章扶为中宫娘娘的想法。
只是已经有三个女人当了他的正妻,很快就撒手人寰了。在孝懿之后, 他甚至同老祖宗和皇玛玛暗暗立下誓言, 以后再不立皇后,可钮祜禄氏仅是贵妃,也没能逃脱先他而去的命运。
人生而在世,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命, 运或许可转,但命却永不能改变。坊间流传他克妻的命, 他不是不知道,对着那个长了一张更加年轻脸庞的佟佳氏, 他实在不忍心看她走上旁人的老路。
“朕会想一想立佟佳氏为贵妃的事。”康熙松口道。
他们刚走到半山腰, 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轰鸣,是夏日里的惊雷, 毫无征兆地降临在古北口的群山上。
石小诗尚未反应过来,康熙却经验老道地看出了祸端, 他抓着她的箭袖喊了声:“坏了,要下大雨了!”
万岁爷话音刚落,天地万物都在一瞬间转作了昏黄,夏日苦雨无情地砸向这片关隘,如倾盆滚珠,急转直下。对于生长在塞外少雨之处的人来说,这样的雨水或许代表一场盛大的秋收,然而此时此刻,更可能预示这一场灾难。
“往烽火台上去!”石小诗大声喊,下意识往最近的一处指了指。
康熙伸手抹把脸,朝周遭张望,然后摇了摇头,“不成,这附近都是元长城,年久失修,万一遇上山石滑坡,你我都要遭殃。”
雨声更大了,如壮士放歌,如大江拍浪,如远漠驼铃,如草原牛吼。侍卫都被撂在山脚,一片灰蒙蒙中,他们父子二人孤立无援,管你是天潢贵胄还是千金之子,此时与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