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国主看着年纪也不小,三十多岁奔四的人了,儿子都能带着使团去大周京城挑事儿了,这会儿竟然还有摄政王在这里主政,说起来实在是违和。
桃笙只来了凌国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摄政王的传言。
这个摄政王有能力也有手腕,据说对李国主也相当忠诚,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行事太过强势,太喜欢把自己的想法用强硬的手段加到他人身上,搞得全国上下都非常不满。
就拿这次想要和代国联手背刺大周扩张领土来说,十有八九就是他的主张。
就连当初凌国从代国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国家,也是他一手主导的。
摄政王一直有想要扩张领土,做大做强凌国的心思,但很少考虑到国家的实际情况,无视如今凌国资源不足以支持他实现野心的事实。
为了向着自己的目标快速迈进,摄政王一步步提高税赋,扩张征兵,让许多凌国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想要拉下他的人很是不少。
李国主顾念着当初立国时候对方功绩,所以对摄政王一直都是还算客气,即便私下也有些个人恩怨,但在臣工面前大多也都是维护的。
等两人用过早膳出了王宫之后,桃笙才对着季晏明道:“这功高震主古往今来都不是什么好事,何况这样的把持朝政。若是能做一番挑拨,让内部出了事情,他们自顾不暇,想来也不会再打大周主意了。”
季晏明道:“当初我听说此人之后,的确也存了几分想要挑拨的心思,只是几次进言都没什么成效。”
“你也能有失败的事?”桃笙笑了起来。
季晏明淡淡“嗯”了一声:“当初实在是高估了李国主的上进心。”
对于怕苦怕累一心扑在山水丹青和诗歌创作的李国主来说,有摄政王这样的人帮衬不是坏事,这也是为什么李国主能够这么纵容摄政王的原因。
桃笙和季晏明的车子刚刚出了宫门,李国主身边侍卫就追了过来。
“季大人,洛姑娘请留步。”
桃笙打开帘子:“出什么事了么?要将军亲自过来接人?”
“国主听说两位已经离开,直呼怠慢,特意让下官前来,请两位回宫喝茶。”
桃笙和季晏明都有心打听关于摄政王和长公主的事情,听了这话自然没有不应。
当两人回到关雎楼之时,李国主拿羊毫正饱蘸浓墨,在纸上写写画画,完成一副仙山胜景。
李国主喜欢画画,也喜欢题诗,只是最近边关不宁,朝中人心不稳,有些不得意境。
当初从代国出来自立门户,他也是同意的,他想成为凌国的王,也想把国家经营好,但又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对于这些事情抱着一种类似于“无为而治”的心态。
李国主看到桃笙的瞬间,突然想起从前听桓王吹牛,说他们京中有奇人,是皇帝的御用琴师,琴声很是不一般,能让表哥季晏明神志清明,下笔成章,最终达成连中六元的成就,不由心中活动了起来。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国主说了自己这些日子不得意境的烦恼,而后又道听说桃笙的琴声最有意境,好些文人墨客听了她的琴声后,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这样明晃晃的暗示桃笙自然听懂了。
她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神棍式演奏的业务已经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
她在前世曾给几部仙侠剧做过古风背景音乐,正合适弹给想要“意境”的李国主来听。
“既如此,我就献丑了,给国主弹一曲吧。”
第81章 081
直隶总督俞大人从前是正二品闽浙总督, 也是两年前岗位调整后,才来担任了现在职位。
虽说从闽浙总督到直隶总督只是平调,官阶并没有变动, 但大家都知道这个位子上的分量。
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护卫京师,俞大人自然也是皇帝心腹。
楚王带来了皇帝的手书,又简单说了皇帝的托付。
即便俞大人心中向着皇帝, 此时面对着占尽优势的太子, 心中也有些踌躇。
对于皇帝的旨意,俞大人应了下来,同时也给楚王交了底,直隶这边可调动的官兵大概有三万人,京城里禁卫军、东宫护卫和其他官兵加起来也有两万多人, 加上太子占据京城的天然优势, 想要攻城只怕很难。
楚王从俞大人那里出来之后继续发愁。
都是自己前几年没能耐,没有发展出来什么心腹, 也无什么可用之人,若是他也拥有大队人马的支持, 没准还能跟太子斗上几个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