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知楚王去了一趟宣政殿,回来不光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换了一身崭新的华服,大家的眼神都变了。
原本开席之前,大家看到楚王穿着朴素都在浮想联翩,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如今楚王风光归来,还是皇帝唯一一个叫去宣政殿谈话的皇子,这件事情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大家的目光又都逐渐集中在了太子身上,直到太子脸色不虞差点摔桌之后,才稍稍收敛了一些。
楚王迎着众人钦羡的目光美滋滋地坐下来。
虽然这次入宫领宴前情比较跌宕,过程比较意外,但总体结局还是美好又有收获的。
皇帝离开之后,宴席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大家可以离席敬酒,随意说话。
坐在主位上的人都走了,这会儿的歌舞排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太乐令秋大人对桃笙说,流云殿那边给她们都准备了汤饮和吃食,吃点就赶紧回家去吧,一个女孩子晚上在外别太晚了。
这边太乐署的同事们一直都很照顾桃笙,太乐令也不例外。
京城立冬之后,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变冷,她们在殿后没有炭火取暖,随着时间入夜变得更加冷了几分。
桃笙今天又在这边忙活了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的确也是有些饿到了。
此时听了太乐令的话后,桃笙便打算先吃点东西,喝点热乎的汤饮暖暖身子,然后再乘车回家。
桃笙盘算得很好,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不过刚出来走了几步的功夫,就遇上了令国公世子关暮云。
关世子不在殿内用宴,看样子应该是出来跟什么人接了个头,想来多半是东宫之人。
而关暮云看到桃笙后也大概明白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这次宴会因为宴请了其他国家的几位使臣,相比从前尤其盛大,肯定不光是教坊司和长乐宫的人在这里忙活,太乐署也要出人起到筹备指导作用。
只是这么晚了,天又这么冷,桃笙一个女孩子在这里奔波劳碌……关暮云觉得实在是很可怜。
不知道太乐署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那么多中年男子放着不用,偏偏要一个小姑娘出来做这些辛苦的差事。
关暮云想着桃笙毕竟是若锦的家人,倘若连句关心的话都不说上一句就这样离开,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关暮云冲着桃笙走了过来。
桃笙看到关暮云之后,心中警铃大作。
像她这种的炮灰女配,一般遇上那些伟光正的男女主角,注定是没什么好事情的。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命中犯冲。
关暮云走了过来,一脸关怀地对桃笙道:“我已经跟太乐署的施大人说了,你一个年轻女子在外不容易,请他好好关照于你……”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桃笙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脚步连一丝停顿的意思都没有,似乎根本没把自己当一个活人,而是这边长廊上撑屋顶用的柱子。
而他最后的那个“你”字飘荡在风里,迅速随着晚风飘走,偶尔飘过两点回声,似乎在彰显着自己的不受欢迎。
桃笙快步离开,一头扎进了流云殿中,发现果然如太乐令秋大人所言,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宵夜。
这边凌云殿的饭菜虽然不比宴席上的花样多,用料层次也更丰富,但即便是一些看似家常的寻常做法,吃起来也别有味道。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卷儿都能吃出多种口感层次,也的确是只有御膳才有的水平。
桃笙很快吃饱喝足了,准备回家。
不想从殿内出来之后,又遇上了一个不算熟人的“熟人”——睿王。
睿王在原文当中是最后赢家,也不能说他本人有多么的雄才伟略,主要也是运气好。
原本排在他前面的两个最强劲的对手,楚王和太子先后出了问题,一死一伤。剩下的皇子不论手段心计,还是在皇帝跟前的地位都不如睿王,所以最后上位的人也就成了他。
这里面也是原文的一个重大爽点之一。
随着小说剧情的展开,关暮云和东宫有了矛盾,惠安郡主也在此时和沈若锦闹翻了,于是关家也只能放开东宫这棵大树,改投到了睿王麾下。
令国公府和睿王有着更加深厚的结盟基础,睿王继王妃是令国公的亲妹妹,关暮云的亲姑姑。有着这层亲戚关系的加持,两边的同盟关系也更为牢固。
而在此之后就是太子落马,睿王上位的情节,也为男女主角的美好人生打下了良好基础。
即便睿王是最后赢家,可如今重来一次,桃笙也并不想让季晏明再投入他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