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她是远嫁,南方路途遥远,国公府里连正经的酒席都未曾摆上几桌,施萃华只在席面上向几位亲近的亲戚见了礼便被丫鬟扶上了马车。
出嫁的队伍要先乘马车到城外的运河码头,然后才会换乘船只一路南下,到了男方的家宅才会正式行礼拜堂。
这次陪同送嫁的乃是三房的公子施景恒,因他无公事在身又是施萃华名义上的哥哥,这人选毋庸置疑便是他了。
这南边儿虽然政、治地位不比雍城来的重要,可因气候宜人又物产丰富却是乾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繁华程度与雍城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当然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施景恒当然不会在乎这些,而是近些年来在南边儿声名鹊起的一群青楼女史。
前些日子他听闻南边儿新出了一种调教女子的手段,那些开花楼的嬷嬷会出资把那些贫苦人家之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去教养。
再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称作“瘦马”。
听说这其中的极品“瘦马”,不光容貌艳绝,才情卓著,举止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可勾人魂魄,就连那chuang、上功夫也是一流,花样百出,样样都让人舒心。
第九十一章 囊中羞涩
施景恒自称花中君子,又怎么可能听到这种新鲜玩意儿不去见识见识呢!
何况他身为国公府的公子,身份尊贵,若是去了他那妹夫家,也不担心就被人怠慢了。
如此一番幻想,施景恒真是恨不得立刻就插上翅膀飞到南边儿去了。
施萃华的夫婿,相貌虽看上去比不上这城里许多的贵族公子,可也称得上身躯凛凛,相貌堂堂,是那种颇具男子气概的长相。
新嫁娘出门的时候一直小心翼翼地注意着施萃华的动静,脚下有门槛时也会出声提醒,处处显出体贴,让一直担心施萃华的施玉瑶也算是松了口气。
因一直盖着盖头,祁涟就无法看见施萃华面对这冷清的场面是什么反应,不过以她一贯心高气傲,又有些自卑要强的性格来说,这样地不被人所重视,心里不畅快也是正常的事。
祁涟本与施萃华没什么不睦,自此她出嫁想必未来也很难再有相见的机会,此时也只希望她以后能改掉自己的性子,好好与自己的夫婿过下去。
祁涟想着自己的事儿,自然没有看见施萃华在登上马车时,轻轻撩起盖头瞥了她站的地方一眼。
......
队伍吹吹打打地出了施国公府所在的巷子,身后驻足的人群也纷纷回了自己的院子。
祁涟回到萃玉斋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脚下的鞋子蹬掉,让金枝拿着小锤子来给她锤锤脚。
施萃华一个并不隆重的大婚就让祁涟站得脚底发酸,如此下去,若等到施湘雯和施玉瑶出嫁那时,真不敢想象她会累成什么样子。
祁涟正享受着金枝的伺候,就见圆春一脸神秘地走进了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油纸包,里面不知装了些什么。
圆春脸上笑眯眯的,一副得了什么好处的模样,见了祁涟就将那油纸包递到了祁涟面前。
“娘子,红薯你吃吗?”
一股浓郁的甜香蹿进了鼻腔,“什么红薯?”祁涟好奇道。
圆春睁大眼睛解释,“烤红薯呀!方才我去厨房陈嬷嬷给我的。”
她迫不及待地展开油纸包,祁涟就见到里面躺着两个黑乎乎的东西,那甜香就是从里面散发出来的。
祁涟觉得,这世上大约似圆酥这等人便最是讨喜了。她长了张人畜无害的面孔,人人见着了都会对她的防备心降下三分。
虽脑子有时不太灵光,可嘴上说的话却总是能甜到人心里去。
脸上又时常挂着毫无城府的笑,显得讨喜又可爱。
自她来了衡府,很快就同这府里的下人们打成了一片,就连厨房的老嬷嬷也因为她长得有福气十分喜爱她,时常在厨房留些吃食儿给圆春。
“我还在家时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东西了,放进灶堂里用火烤熟,又甜又糯可好吃了。”仿佛已经感受到烤红薯在口腔中的美味,圆春一边向她解释一边暗自吞口水。
祁涟可从未吃过这等卖相如此不佳的东西,可看见圆春拿出一个红薯掰开,里面橙红色泛着焦糖的红薯肉,嘴里自然分泌的唾液,还是犹豫着咬了一口。
甜甜糯糯,绵软软、甜丝丝的,张嘴还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儿。乍一吃到这种新鲜玩意儿,真是比那些精致的点心还让人有胃口。
祁涟看着圆春,眼神都亮了几分。
“娘子,好吃吧!”圆春非常得意。
一旁的金枝虽仍给祁涟敲着脚,可眼神还是时不时地瞅上那红薯两眼,瞧瞧地咽了口唾沫,害羞地将头埋地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