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衡小弟刚被左安连家底都询问了个干净,那边左脉之才施施然地踏进破庙的大门。
左安看见了他家公子的身影,赶紧地疾走两步追上了他。
“公子,你还真是神机妙算啊。”一见到左脉之,左安没说些什么,先拍了个马屁。
左脉之懒得听他油嘴滑舌,直接便说道,“有话便直说,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少些开口。”
“嘿嘿”,左安摸了摸鼻子,“公子,你真是慧眼识人呀!属下真是佩服,您可知破庙里的那三姐弟却是出身并不普通。”
左脉之迈出的步子一顿,微侧了脸看向左安,神色却并无波澜,“哦,这么说你发现了什么?”
“破庙里的这三姐弟,或许是礼部右侍郎衡大人的孩子。”左安道。
破庙偶遇,本以为只是三个无父无母的可怜孤儿,却没想到他们身份却并不简单,竟有个进士出身,官拜礼部右侍郎的爹,如今施国公的东床佳婿——衡立轩。
这世上的事果真是变幻莫测,随便出个门都能遇见朝廷官员流落在外的家眷,对此左安觉得实在是奇妙。
接着,左安又把他和衡小弟间的谈话简单复述了一遍。
左脉之听罢微一挑眉,“是施国公那个进士出身的女婿?”
“现在并无确凿的证据,但如若他们所言属实,事情应当是如此的。”左安回道,“属下记得,正和四年里出身理县的进士可就一个叫衡立轩的,是娶了施国公的嫡次女施雪柳。”
时间和名字,都和那小孩儿说的对得上。
正和四年,乾国初立。
那时政局才刚平稳,当年那场春闱是在当今皇帝的主持下召开的第一届科举。
第十四章 旭阳
因大夏朝的官员不少都和祁云崇命丧了西南,那几年间朝中有不少官职空缺,正是需要大批新人入朝的时候,所以那一届便选了不少人。
也算是不负众望,衡立轩考试的那一届人才辈出,好几个进士如今已是当朝的中流砥柱。
左脉之对于这位衡大人倒是颇有些印象。
这倒不是说他有着多出色的政治才能使人惊艳,而是因为此人样貌实为不凡又手段了得,竟攀上了施国公这颗大树,娶得了他的嫡次女施雪柳,成了国公府的东床快婿。
一介寒门举子高中进士,又能得娶国公府的贵女,才子佳人结良缘,在当时的雍城实在是一桩美谈。
却没想到这位衡大人在家乡早已娶妻,且还有三个孩子,确实有些叫人意外。
若要唱‘抛妻弃子’这出戏,可实在是叫人期待。
左脉之沉思了一会儿,左安也未急急出声询问,直到快一盏茶的时间过去,左脉之才徐徐开口。
“既然如此,你稍后便派几人去他们的家乡探听一下,看消息是否属实。小心一点,不要留下尾巴。”
“是,属下立刻去办。”左安道。
……
可惜,祁涟对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待到她将自己稍加打理了一番,衡小弟也不知从哪里蹿了出来。
还没来得及和大姐说说方才他已经拜托了权大叔帮他探听爹爹的消息,祁涟已经着急忙慌地要他收拾好准备离开了,如此一来二去地便忘了开口。
虽然祁涟对地理方位一无所知,但她知道雍城在北方,往北走总是没错的。
待到找到个城镇落脚,再找人细细打听便是了。
那貌美男人一群人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百姓,和他们牵扯过多恐生些什么变故。
祁涟打理完也没打算和他们一行人告辞便拉着弟妹匆匆离开了。
破庙外,左脉之一行人也整理好了行装准备出发。
容貌艳绝的男子端坐在马车之内,慢慢拾起面前的茶壶,往天青釉色的茶盏里添了水。
气质如松风朗月,动作若行云流水,这通身的贵气,没有百年世家的底蕴绝养不出来。
这般地赏心悦目,行止如画,可惜却没人欣赏。
左安身姿挺拔地立在马车旁,看了看姐弟三人匆匆离去的背影,脚步急切,那样子像是身后跟了什么洪水猛兽。
他挠了挠头,转头朝马车内询问道,“公子,咱们要不要留下这姐弟几个,或者我派几个兄弟跟着他们。“
左脉之端起茶盏小酌了一口,“这倒不必。”
放下茶盏,左脉之又朝左安问道,“咱们是快到泾阳了是吧?”
“是的公子,前面便是旭阳山,翻过这座山咱们便能到祈城了。”
“这样,你附耳过来,我要你去办些事。”左脉之道。
左安凑近,左脉之便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
左安领了差事,匆匆离开。
……
出理县而入泾阳,其间需翻过旭阳山,方能到泾阳首府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