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子冰冻带鱼、一箱子淡干海虾,一箱子淡干海参,一箱子干贝,一箱子鱿鱼干,一箱子杂七杂八的鱼。
可以想象得到,今年能过一个丰盛的年。
“你哪里搞到这么多海产品?”白玉兰有些奇怪。
这儿是内陆,离大海很远很远。
好些人别说吃这些东西了,就是见都没见过,包括白玉兰自己。
扇贝干还是第一次见。
“你爱吃,都留着你吃。”林虎说。
“那肯定,这些东西这么宝贵,可不能随便送人。”白玉兰明白林虎的意思。
“媳妇这次脑袋灵光了。”林虎表示赞同,“不过,该送的还得送,比如,岳父岳母,比如,老得快掉牙的大舅哥。”
他指的是白玉堂。
却不知这时候的白玉堂,根本不想吃这些东西。
白孝廉放养的滩羊,肉味鲜美,在白玉堂看来,羊肉的香味,是任何海鲜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第154章 今晚不睡觉
隔天,林虎和白玉兰将各样海产品干货拣了些开了红旗车送到白孝廉家。
白玉堂和白孝廉正围着火炉吃萝卜炖羊肉。
白玉堂吃得很满足,直言在庄子上的这些日子是他吃饭最香的日子。
庄子上人看见白孝廉家门口停着一辆小轿车,都以为是上面来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在庄子里人的眼里,只有大人物才开小轿车。
而人们,对大人物有着天然的敬畏,都不敢像看拖拉机那样,全都跑来看。
他们都是暗中观察,观察了半天,更确定是大人物。
车牌是省里的。
那位经常去省里买种子化肥的小董得出结论。
再闻闻那窜窜的萝卜炖羊肉的味道,可不是招待大人物才有的规格吗?
作为大队长的郭建宇不敢怠慢,也不敢贸然越过镇领导来接见省里的领导,忙派人去镇子上汇报情况。
屋里,白孝廉白玉堂王冬梅林虎白玉兰几个人吃罢饭,正坐着说话,忽听外面一阵鞭炮响,倒把几个人都吓了一跳。
王冬梅先掀开门帘一看。
了不得,大门口进来十几个人,都穿得干净体面。
“这都是些干啥的?”王冬梅有些奇怪。
忽然看见郭建宇走在后面,忙走过去问。
郭建宇倒问她:“白二婶,你家里来了省城的人,也该提前跟村上说一下啊,你看看,村上啥都没准备。”
“省城的人来好多天了,我跟你们说了啊。”王冬梅想到了林虎朋友的爹白玉堂。
当然她现在也不知道白玉堂的名字,只知道白玉堂是林虎朋友的爹。
“不是那个老头子,是今天开车来的。”郭建宇压低了声音说。
开车来的不是林虎么,咋成了省城来的人了?王冬梅纳闷。
镇长已经走到堂屋,双手握住了林虎的手:“不知领导莅临,接待的迟了。”
林虎莫名其妙,郭建宇见握住了林虎的手,忙走过来说:“镇长,他是我们庄子上的人。”
认错了人,镇长有些尴尬。
但这也不能怪镇长,谁让林虎长得玉树临风,仪表堂堂呢,就是镇长本人,也没这气势。
镇长满屋环顾,除了两个老人,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年轻女人,就没了旁人,领导哪里去了?
“省城来的人领导呢?”不见领导,郭建宇也有些着急。
“啥省城来的领导?没看见啊,他们就是来,也不可能来我家啊。”王冬梅有些莫名其妙。
“那你门口那红旗轿车谁开来的?”镇长问。
整个镇子上都没有那么一辆轿车,他本人,作为镇长,都是骑自行车来的。
在所有人的意识里,只有省城,甚至京城的大人物才开得起小轿车。
“是我开来的。”林虎说。
“你开来的?”郭建宇冒汗了。
“嗯。”林虎说。
“你的车?”镇长都有些不可思议。
“我的朋友的。”林虎说。
“你朋友在省城?”镇长问。
林虎点头。
镇长再次握住了林虎的手,很随和地笑了:“郭队长让人去镇上说,说省城来人了,看来是闹了一场乌龙。”
“那我们就不打扰了。”镇长当即要走。
郭建宇惶恐得很,镇长示意他不必多虑:“换做我,也会这么想的。”
镇长一行人要离开,郭建宇示意林虎用车送送。
林虎却摇头。
人走了,林虎才对郭建宇说:“这个镇长一身正气,用车送他,他肯定不坐,咱们一旦用车送他,还会招致他的反感。”
郭建宇不禁对林虎大为敬佩。
尽管车不是林虎的,但庄子上的人对林虎的赞扬更上了一个层次。
这年代,城里会开车的都不多,更别说农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