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吕瑶到底还是没有走。
她浅笑着,认真与他说道:“钱子琼,你我成婚时,我便与你许下誓言,生死相随。不论你要做什么,不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都与你一起承受。”
“瑶瑶……”
“更何况,你所行之事,我亦觉得应该如此。”
吕瑶望着他,两人什么都没有再说,所有的言语都化在了目光之中。
“奶娘带着宁儿隐姓埋名,一路往西,过剑门关入蜀地,鹓扶便在那儿等他们。等到了梅乡,宁儿便也远离了是非。”
自桓家军入主建邺,蜀地归属南楚,云霁与阿照便带着药谷弟子回到了梅乡,思央与云裳亦是回了蜀地,洛鹓扶这些年便在蜀地的书院中做个寻常夫子,耕作读书,闲云野鹤,洛京也好、建邺也罢,俗世纷扰皆与他无关。
在这风云涌动之际,他们这些人又有多少能得善终?吕瑶将钱宁托付与他便是希望女儿能同他一般从世俗苦难脱身。
钱云闻言面上透过一丝苦笑,他揽着吕瑶道:“是我对不住你与宁儿。”
吕瑶倚靠在他胸膛道:“若是你我当真身殒……便只苦了宁儿了。”
她想起晨曦之时,她将钱宁送上马车时,钱宁还在睡,白嫩小脸上没有一丝忧愁,根本不知她即将与父母离别。
她忍着泪意,看着乔装的护卫护送着马车出了城,一路西去。再回神,面上已是一片湿润。
钱云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眼中亦是一片沉重。
第104章
游船之上, 桓嫣和谢洵带着桓圣嘉在此偷闲,身边便只带了几个护卫守在船外。
桓圣嘉坐在船边,甩动着离地的双脚, 好奇得看着河道两岸的街道与市集。
谢洵在一旁细致地剥着微小可爱的绵橙,一边说道:“过两日周国的使臣便要到洛京了。”
“阿爹前几日同我说过了,傅蹇谔便在使臣名录之中。”
桓嫣说到傅侃时,眼底微微一暗,她心中拿不准傅佼令傅侃出使南楚究竟是何意。
桓圣嘉一边听着兄长姐姐说正事儿,一边伸手去拿桌案上的蜜糖。
桓嫣见之微微皱眉,抬手将桓圣嘉抱了回来。
“阿娘可是告诉我, 这几日不能叫你再吃蜜糖了。”
桓圣嘉噘了噘嘴, 可怜巴巴看着桓嫣:“姐姐, 就吃一块嘛!”
桓嫣挑眉看着她祈求的神情,然后坚定地摇了摇头,她捏了捏霎时一脸丧气的小脸。
谢洵肆意笑看着桓圣嘉, 桓圣嘉气恼地瞪了他一眼,随即她似是想到什么,挑衅地看了一眼谢洵, 随即窝在了桓嫣怀中。
正当谢洵凝眉之时, 桓圣嘉开口问道:“那个傅蹇谔可是出自周国靖远侯府?”
她知悉北周朝政如今把持于靖远侯傅家之手, 只是她只听过傅佼,却鲜少听过傅侃之名。
“傅蹇谔乃是周国傅邕之的同胞二弟。”
桓嫣看着谢洵替桓圣嘉解了惑, 思绪不由飘了起来。她知晓北周这些年来朝局不稳,
谢洵道:“不过周国使臣的一应事宜自有鸿胪寺操心, 你我难得悠闲, 这烦心事儿还是交给陛下和娘娘去操心吧!”
桓嫣闻声看向他,听着他的话, 不由想起那日谢静熹在春和宫中埋怨谢洵的话,不禁笑了起来。
桓圣嘉撇了撇嘴:“你这般不上进,何时才能娶到我姐姐?”
谢洵侧过身子,伸手揉了揉桓嫣怀中小姑娘肉嘟嘟的小脸。
“我与嫣嫣之事,你少掺和。”
桓圣嘉轻哼一声,撇过脑袋,便看到不远处一条富丽堂皇的游船上,有两个眼生之人堂而皇之站在那儿朝游船上看。
而那艘游船亦是缓缓朝着她们这边驶来。
见桓嫣和谢洵未曾叫人阻止,桓圣嘉便知那应当是他们相识之人。
她回过脑袋看向桓嫣问道:“那是谁?”
“蜀地谯環。”谢洵随口道,他目光打量着谯環身边的谢云泽,“还有便是衡阳郡公府谢元嘉。”
桓圣嘉低眉思索着这两人。蜀地谯環她是知晓的,两度从龙,可称开国之功臣。至于衡阳郡公,她依稀记得他乃是前朝祯明帝的胞弟,原先的安王殿下。
桓潮生即位后,虽不曾处置前朝宗室,但也将前朝豢养的一群耗费国库银两的闲人降爵贬谪。只是桓圣嘉不曾听说过谢云泽。
她不免多看了那青衫款款、衣袂飘飘的年轻人几眼。
桓嫣亦是有些奇怪,回眸问道:“他二人怎么在一块儿?”
谢洵看着不远处有说有笑的二人,暗暗撇嘴:“如今周楚有意议和,势必涉及议和之后通商相关事宜,谯環此来建邺,想必便是为了此事。至于谢元嘉,他从邓县离开便去了锦城,与谯環相交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