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傅侃站在寿城关的城楼上, 远远望着安营扎寨的桓家军,脸色难看至极。
“邓县镇北军未退,桓潮生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揪着一个斥候, 面色狰狞地指着城外的桓家军,怒不可遏。
斥候被揪得大气不敢出,他们在外巡查却遇到了桓家军大军,若非他逃得快,只怕他同那一小队一般也要死在外边了。
傅侃紧紧盯着城外,目光阴鸷:“你们何人能告诉我,桓潮生从何而来?这数万的大军骤然出现在寿城关外, 难不成他是凭空冒出来的嘛?”
虽然傅佼临走前曾提醒傅侃注意巡防, 然而傅侃思及从舒城同往寿城关, 必经邓县,而镇北军正在邓县与桓家军对峙,桓家军无路如何不可能越过邓县而犯寿城。
故而这些时日, 寿城关的巡防比之往日不知松散了多少。
“那桓家军莫不是穿山而来?”
底下有人支支吾吾地猜测着,傅侃低声叱骂:“怎么可能?当年镇北王与父亲都曾有意穿过那十万大山丛林以攻舒城,但谁人不知, 几次尝试, 不仅无功而返甚至伤亡不轻。”
“桓潮生哪来的本事和胆量, 敢带着数万桓家军冒险穿山,那是寻死。”
傅侃冷哼着不愿意承认, 却又找不到比之更加令人相信的说法。
“若是从江夏绕路而来, 那不可能这般无声无息。”
说话的人便是傅侃的岳丈陈将军, 他凝眉看着暴怒的傅侃, 有些不满。
如今傅侃是这寿城关的主将,桓家军突然出现虽在意料之外, 但傅侃的表现却更叫人不满意,尽显狂怒无能。
傅侃听到陈将军的话,紧抿着唇,没有反驳。
陈将军见傅侃没有主意的模样,提醒道:“大公子离开寿城关前,特意叮嘱,寿城关有任何风吹草动,要及时告知于他。”
傅侃闻言眼底划过一丝不满,转瞬即逝便换上了一抹感激的笑意:“岳丈提醒的是。”
陈将军见他的模样,哪里猜不到他心中在想什么,他不过是觉得靖远军这些将领都信重傅佼,不曾将他放在眼中。
他不禁想起傅侃后宅那些糊涂事,眉头便皱得更深了。
傅侃看着陈将军带人离去布防的背影,鼻息之间不由冷哼一声。
-
洛京靖远侯府中,傅佼收到傅侃的加急军报时,脸霎时拉了下来,但似是想到了什么,旋即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意,他挑了挑眉,命人将手上这份军报送至宫中。
桃娘凝眉侍奉在一旁,她问道:“如今桓潮生带兵围了寿城关,大公子可要回去主持大局?”
傅佼随意地饮了一杯茶,淡淡道:“桓潮生此刻陈兵寿城关,却不会真的攻打寿城关。”
“原本镇北军攻打桓家军是为私仇,齐国皇帝对桓家军无任何调派调遣的权力,他自是乐意桓家军与镇北军互相消磨。而陛下任由镇北王攻打邓县,也不过是想借机叫镇北王出口气。”
“此战只在邓县,只要不涉寿城关,镇北军和桓家军便是两败俱伤,两国皇帝都不会做什么。”
桃娘听着傅佼的话便明白了:“一旦触及寿城关,此事便不一样了。”
傅佼颔了颔首:“这份军报传到陛下手上,想来陛下便会下令召回镇北王了。”
桃娘抿了抿唇:“镇北王对桓潮生的恨意那么深,镇北军又众志成城,他们会愿意就此撤回?”
傅佼摇了摇头:“镇北王素来仗着陛下对他的信任肆意妄为,就不知在此事上,他是会遵循旨意还是无视陛下的诏令。”
桃娘道:“如今城中已有传言,倒是镇北王无诏无令带兵出关,随意发动战事,乃是大逆不道,御史台的折子已经上了一打了,可却叫陛下硬生生摁下了。”
“陛下虽表现得对镇北王十分信任,可哪个帝王没有猜疑之心,更何况镇北王前不久扫清了北狄忧患,功高盖主、手握重兵的王爷,哪个帝王真的放心的下?”
傅佼笑了笑:“所言极是,这于镇北王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可于我傅家而言,却是天大的机会。”
桃娘看向眼底带着值得的傅佼。
“镇北军、钱家军、靖远军,陛下素来信任前两支,可对我靖远军虽有重恩却多有防备。如今钱家军愈发不显,若镇北王自此失了皇帝的信任,那陛下所能倚重的便唯有我傅家。”
“而今贵妃已有身孕,这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傅家往后在大周只会更上一层楼。”
傅佼言辞平静,可眼底却尽是野心。桃娘不敢多言,只默默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