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藏(112)

作者:日月百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裴幼宜就这一个好朋友,沈瑛嫁了人便也不好再抛头露面,她进了顾家门,而裴幼宜还要在宫里住上两年多,下次见面不知是何时。

而且裴幼宜知道,沈瑛算是高嫁,原本侯爵府里该多准备些嫁妆,以免女儿去了夫家受气,但是沈瑛没人撑腰,嫁妆都是侯爵夫人给添置的,本就没多少东西。

裴幼宜推拒了一下:“嫁妆奁产都有名目,少了一件回去你不好交代,且这是你出嫁,我收你的礼物做什么?”

她扭身,从金儿手中接过一个锦盒。

“这是对钗子我没带过,你收下,算是我给你的贺礼。”

裴幼宜打开锦盒,是一对梯形金累丝镶宝石簪子,沈瑛赶紧将盒子合上:“秧秧,这太贵重了,你若真要送贺礼,不如就送我你绣的帕子什么的。”

裴幼宜笑笑:“这算不得贵重,等你生了孩子,我送你更好的,这是我一份心意,你若是不收我心里实在难受。”

裴幼宜再三坚持,沈瑛只能收下。

回府的路上,沈瑛和侍女一起坐在马车里。

她身边的这个侍女还是近几日侯爵夫人给指派来的,是侯府的家生子对侯爵夫人忠心耿耿。

裴幼宜给的礼盒沈瑛一路上都是自己抱着,那侍女想问问里面是什么东西,沈瑛也只说是吃的。

晚上回了房,等侍女都睡了,沈瑛才把那簪子拿出来看了看,确实是好看,沈瑛摸了摸上面的宝石,心里记挂着裴幼宜的恩情,想着日后若有机会,自己定要加倍的对她好。

待到把簪子放回盒里的时候,沈瑛发觉手感有些不对,把锦盒下面的衬板拿开,里面是一张纸条。

沈瑛打开看了看,裴幼宜担心她嫁妆太少,嫁过去被人瞧不起,于是塞了张银票给她。沈瑛含泪取出锦盒下面的银票,整整两万两,赶上侯府的嫁妆了。

她擦擦眼泪,又哭又笑,这个秧秧,真是把银子当纸一般。

-

八月沈瑛出嫁,十月的时候太子就在准备去洛阳的事情了。

裴幼宜闹着要跟,但是赈灾是公事,加上灾年常有流寇作乱,若是她在身边,赵恂难免分心。

其实裴幼宜要不要跟着的事情,皇后还特意找赵恂说过。

她记着术士说得挡灾言论,担心太子这一路上有意外发生,便提议让裴幼宜做内侍打扮,跟在他身边。

这提议刚说出口,皇后便被太子义正词严的教育了一番。

裴幼宜怎么说也是高门贵女,哪有扮成内侍的道理,而且赈灾艰苦,怎可白白让她跟着受罪。

看着太子动怒,皇后也不敢言语。

等出了坤宁殿,赵恂嘱咐姜都知,今日皇后的提议千万别让裴幼宜听见,否则她知道还有这办法跟着,定是闹的更狠了。

十月初,汴京天气转凉,太子启程的时候也要到了。

离他出发的日子越近,裴幼宜就越是低落,这几日赵恂忙得很,每天在福宁殿议事很晚才回来,裴幼宜想和他说几句话都说不上。

连着三五天,裴幼宜就只见过他一面,每天赵恂回到东宫的时候,她都已经睡下了,但等她醒来时,赵恂又已经出门去了。

这中间赵恂让姜都知去宫外给她买过吃食,也捎过话,唯一见面那次,还是赵恂推了公务赶着中午回来陪她吃了一顿午饭。

就短短一阵饭的功夫,也有翰林院的内侍过来催促。

这天深夜,裴幼宜躺在床上也睡不着,梆子响了三声,裴幼宜才听见太子的銮驾在门口停下,裴幼宜掰着手指算着时辰,赵恂顶多还能睡两个时辰。

但是她……她实在是想念的紧。

赵恂这边进了院子,见配殿已经熄了灯,他站在院里愣了会神,这才抬步回了正殿。

他洗漱好,又坐在桌前看起公文,姜都知思量再三,提醒道:“殿下早些休息吧,天都快亮了。”

赵恂皱眉细细看着,随意点了点头,过了片刻,他从公文上收起视线:“今日听翰林院的一位学士说京中开了家点心铺子,颇有名气,你现在吩咐人去排着队去,早上给她添在早膳里,若是爱吃,就接连买上几天。”

姜都知听见吩咐,起身去办,扭身看见太子又埋头在书案上,心想自己劝不动,于是叹了口气,摇摇头走了。

他走到门口,刚打开门,就见裴幼宜披了个斗篷正站在廊下。

见有人出来,裴幼宜抬眼望去,她眼神犹如一汪秋水,波光粼粼。

轻咬下唇,裴幼宜犹豫道:“都知,殿下可睡下了吗……”

第46章

◎“秧秧,你还记的这吗?去年的今日,你我就是初次在这相见的。”◎

裴幼宜进了屋子, 赵恂披上一件外裳赶紧迎了上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