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假以时日历练一番,定可以成为大晋的栋梁之才!
而后看向启帝的眼神中,也多有作保的架势。
启帝挑眉看向下面跪着的尹灿文,倒是个硬气的。
寻常的世家公子见了他,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低着头,一副服低做小的模样。
便他这个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的小小学子,倒是多了几分刚正不阿的骨气。
于是对着许阁老言道,“他这模样,倒是让朕想起儿时第一回 见阁老的情景,你也是几句话把父皇顶撞得都回不出嘴来,朕当时想着此人好生无礼,若我是父皇,一定打你一顿板子!”
这话一出,尹灿文双拳紧握,觉得自己是彻底得罪了陛下。
不过也无妨,若是他此刻不能将心中所想通通说出来,日后更是没机会说。
想到这里,心里那害怕又散去几分。
反而是一旁的许阁老突然朗声笑了起来。
“可先皇并没有因此降罪老臣,反而替我做主。那么今日想来陛下也是和先皇一样,都是怜惜臣下之人,自然也会替尹学子做主的,对吧!”
“你个老狐狸!”
两句话,就将刚刚的严肃紧张之势给消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君臣和睦的架势。
那一直盯着尹灿文的启帝,此刻也眼露喜意。
“不错,面对朕的责难,虽有害怕却不退缩,是个好苗子。若是朕特招你入内阁,可愿意?”
特招入内阁,那可是前所未有的荣耀。
白大郎倒是替尹灿文高兴,可尹灿文和许阁老却不这么认为。
他既然是来告御状的,那就应该一告到底,如今温景松的错并未有责难,他入内阁也不会高兴。
于是对着启帝再次磕头请罪的说道。
“多谢陛下的赏识,可灿文仍旧觉得,行正道方不负天道。恳请陛下给草民一个公平的结果,要将舞弊贪污的温大人绳之以法才是!就算日后草民进不了内阁,做不了官也无妨,但必须还天下寒门士子一个公道!”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顶撞”启帝了,原本脸色还有些缓和的启帝,此时阴沉了下来。
看着尹灿文未发一语。
倒是小看了这个人,年纪轻轻的这也不怕,那也不怕,他是没有家族牵绊,可自己稳坐朝堂多年,背后利益盘根错节,总是要权衡一二。
温景松借职务之便,扶世家公子上位,此事可大可小。
他虽然也痛恨科举上舞弊的事情,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发落了他,背后的人也少不了要敲打,如此一来牵扯面太广,所以启帝并不想就此发难。
原想着给这尹灿文一个大好前途,堵了他的嘴。
事后自己再寻机会,收拾了这吏部侍郎就是,如此便可。
第276章 群愤
没想到他竟然是个头硬的,非要在此地辩个是非曲直,所以心中有些不快。
这顶撞一次是直臣,顶撞多次可就是不识趣之人,留着他在内阁,只怕也是给自己找麻烦,所以生了厌弃的心思。
正打算开口呢,就见外头有人匆匆进来,说是十几个言官在外请命,说是要状告吏部侍郎摆弄官权,联合勋贵,阻断了寒门士子的出头之路!
启帝一时咪了眼睛,看向许阁老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忌惮。
“陛下,这可不是老臣安排的。若是老臣当真有心把事弄大,何必单独带了尹灿文来,何不等明日上朝之时再发作,岂不是更能天下皆知?”
许阁老的这一番回答,倒是让启帝也觉得有理。
那如今这些言官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竟然如此齐整的来谏言?
还没来得及等他理清思路,就见言官们已经在殿外等候,一个个如同斗鸡一般高昂着头颅,有种定要鱼死网破的表情在。
言官,自带保命的官职,大事要谏,小事要谏,而且言辞激烈的谏比和风细雨的谏更得言官之心,若是能从中出个死谏之人,更是言官之楷模。
所以一群人在殿外等候的气势,可不输启帝的陛下龙威。
事到如今,他就是有心想瞒也无力,只好下令,让人将温景松找来,当场对峙!
听到此处,尹灿文和白大郎心中的大石才算落下。
他们不怕事情闹大,就怕启帝有偃旗息鼓的意思,那才叫一个麻烦。
得了旨意,鱼贯而入的言官们,个个都是激愤模样。
他们中大多也是寒门出身,或性格有些偏激,或言辞上从不饶人,有时候也会借机踩一踩权贵世家,可此事上,倒是个个都心有正义的要为寒门士子出头。
因此,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在殿上对着启帝明谏起来。
叽叽喳喳,一会儿是说温景松胆大包天,一会儿又是说他目无王法,再接着将好些个权贵拉出来又是一顿痛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