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霄恒顺势道:“父皇,是不是丽妃娘娘,眼下还不好说,但此事着实不简单。幕后之人既然能支开御林军,在父皇眼皮子底下,对常平侯府动手,便是不把父皇放在眼里,更说明皇宫的安全出了纰漏。”
话音落下,靖轩帝面色微微一变。
他抬起眼帘,只见宁颂浓眉紧皱,正寸步不离地守在宁晚晴身旁,看着样子,是横竖要一个说法了。
常平侯府镇守西域多年,一直安分守己,进退有度,如今已经掌握了大靖三成的兵权,若是因为这一件小事,让常平侯宁暮与自己生了嫌隙,可是得不偿失。
靖轩帝于是问道:“眼下线索杂乱无章,依你看,该如何?”
赵霄恒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微微一笑,道:“依儿臣之见,父皇只需将此事交给大理寺彻查即可,这丽妃娘娘既然有嫌疑,只怕也得配合调查。”
靖轩帝一想,也觉得可行,便点了点头,出声问道:“大理寺今日有谁来了?”
内侍省总管太监李延寿答道:“禀官家,大理寺卿因病告假,今日来的是大理寺新上任的寺正,黄钧。”
“宣。”
宁晚晴微微一愣,那不就是嫂嫂的亲弟弟么!?
果不其然,黄钧的身影很快出现在了殿门口。
他目不斜视地迈入殿中,恭恭敬敬地给靖轩帝行了个礼,“微臣大理寺寺正,参见官家。”
大理寺寺正虽然是最重要的审案官,但从官阶上讲,却只有七品,平日里负责审案断案,连上朝也不必,故而靖轩帝对黄钧没有太大的印象。
赵蓁站在靖轩帝身后,也偷偷地打量此人,只见他面容清俊,身量又高又瘦,若不是套了一身官服,看起来更像一位书生。
靖轩帝徐徐开口:“爱卿平身,今夜之事事关皇宫安危,也需得还常平侯府一个公道,朕给你三天时间,查明真相,不得有误。”
黄钧沉声应下,“是,微臣领命。”
靖轩帝又看了丽妃一眼,道:“在真相大白之前,丽妃还是好好待在鸣翠宫罢。”
丽妃气得银牙咬碎,只能低声称是。
靖轩帝揉了揉眉心,看似有些疲惫,“恒儿。”
赵霄恒躬身,“父皇有何吩咐?”
靖轩帝瞧了一眼静立旁边的宁晚晴,道:“今夜宁二姑娘受了惊吓,你先送她回去罢。”说罢,他又对宁颂道:“宁颂多留片刻,朕许久不见你了,要好好同你说说话。”
宁颂担心地看了宁晚晴一眼,宁晚晴轻轻道:“兄长别担心,我已经没事了……回去休息两日就好。”
宁颂这才点了点头。
赵霄恒走了过来,他面色温和,淡淡开口:“宁二姑娘,请。”
宁晚晴对靖轩帝和薛皇后行了个礼,便跟着赵霄恒出了吟书斋。
两人在前面走着,于书等人刻意压慢了步子,跟在后面。
赵霄恒瞧了宁晚晴一眼,夜风吹得她长发微扬,面颊轮廓干净优美,神情冷静又淡然,与方才在殿中那委屈可怜的模样截然不同。
“二姑娘还好吧?”
宁晚晴道:“托殿下的福,臣女并未坠河,算是有惊无险。”
赵霄恒笑了下,道:“孤问的是你的手臂。”
宁晚晴微微一愣,诧异地看向赵霄恒。
她在入吟书斋之前,担心哭不出来,便暗地里掐了自己一把,如此小事他都能知道,岂不是代表他的人在后宫无孔不入?
赵霄恒笑了笑,道:“倒也不必这么惊讶吧?不过二姑娘真是胆子不小,皇后要召见你,居然连消息都不送给令兄就敢赴约,这后宫可不是平安祥和的花园,而是诡异吃人的魔窟。”
“其实,兰翠并非是借皇后口谕而来。”宁晚晴顿住步子,道:“她借的是殿下——您的口谕。”
赵霄恒盯着宁晚晴看了一会儿,轻轻笑了起来,“这么说来,二姑娘是为了见孤才铤而走险的?可真是令人感动。”
宁晚晴:“……”
此人方才在殿中,还一副病恹恹的文弱样子,一出了殿门,居然还有精神插科打诨了。
赵霄恒又道:“不过宁二姑娘当真反应快,一回到吟书斋,便知道让宁夫人前来找孤报信,只是孤有些好奇,万一孤没能赶来,此事很可能随着兰翠的伏法而结束,宁二姑娘又当如何?”
宁晚晴微微一笑,道:“即便殿下没来,皇后娘娘与丽妃相争多年,岂会袖手旁观?再说了,殿下不可能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