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妤犹豫了一会儿,呆呆地道:“应该是吧。”
早上出门比较凉快呀。
午后就热起来了。
她有时候怀疑自己其实是不是一块冰,不然怎么会一到夏天,就总感觉自己要化掉了似的。
她又夹了一块糖醋排骨,一边吃一边想在江北的姜秉明。
她给大家都备了节礼,也该给父亲备一份的。但是父亲动身之前就曾在信中与她说过,他去江北是为了赈灾,不是游玩,不必给他送什么东西,他什么都用不上。
听说今春魏婳让人送去的棉衣,都被他拿去换成了银两和米面,散给了几户穷苦人家。
父亲知道定京的事吗?
姜妤捏着筷子,无意识地戳着碗里的排骨。
她心里一装了事情,就容易想东想西,想了一会儿父亲,又开始想裴肃。
她听昭德侯府的人说,父亲在江北很受官吏尊敬,百姓爱戴,虽然今年端午他是一个人在那边过,但他肯定不会孤单。
那裴肃呢?
他明天还在昭德侯府吗?侯府如果设家宴,他会去吗?
姜妤觉得他应该不会去。
她在侯府时便看出来了,老夫人与老太爷虽然待裴肃热络,但裴肃却与他们并不亲近。
一个人孤零零地过端午,好可怜诶。
第51章 粽子
在翠微亭用完膳后, 姜妤便回了揽月园午睡。
但也没睡一会儿,她就又挣扎着坐了起来。
想着荷包还没绣完,她实在睡不安稳, 索性靠在床头,耷拉着眉眼唤阿措把针线筐送过来。
她说完, 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眼里含着一包泪,看起来困倦极了。
摇红正在桌边修剪着上午那位祝公子送过来的花木,她和小蛮听阿措说了, 在昭德侯府时, 小姐便与这祝公子关系很不一般, 说不定往后祝公子就是她们姑爷了。
她想起来早前在窗下瞥见的场景, 还有最早之前在姜府里的那一幕,心里忍不住想, 这位祝公子倒是堪堪能配上她们家小姐。
家世出身之类自不必说, 最要紧的是有心。
其实像桃柳枝、菖蒲葵花之类, 到了这几天,哪家哪户不会备上?也就只有他,还在来时特地买上一束,又因为什么都不懂,每样都挑了几枝。
不过只买这些也不太聪明, 应该再带些礼物才好。还有就是翻墙进来,太没规矩。
回头她还是要劝劝小姐。
想着这事,她转过头,一眼便看见自家小姐眼里包着泪, 望着窗外发呆的样子。
从小到大,小姐一犯困就这样。
她笑了笑, 又看见她手里还捏着针线,心疼道:“小姐,您睡会儿吧,待会儿我来帮您绣剩下的。”
姜妤慢吞吞地眨了眨眼,反应过来摇红的话后,她才糯声道:“不用啦。平常让你们代劳也就算了,这种时候,还是要自己绣的才能叫心意呢。”
说到底还是怪她,如果她之前不贪玩,这会儿早就绣完了,何至于在这时候死赶活赶。
她重重吸了口气,给自己鼓了鼓劲儿,然后继续低下头,开始戳起荷包来。
小蛮和阿措也蹲坐在门口,两人手里拿着方从管事那儿取回来的钟馗画像,等着一会儿请示小姐,看看把画像挂在什么地方合适。
“怪不得都说钟馗能驱鬼辟邪呢,他长得这样凶神恶煞,我要是鬼,不用他驱,我自己都吓跑了!”小蛮端详着画像上的钟馗,感慨道。
阿措听了,偏过头去看了一眼,喃喃道:“听说后天大军回朝,有位小将军神武非常,在沙场上杀敌如麻,说不定也长这样。”
“为什么是小将军?他比大将军官职低吗?”小蛮不解地问。
“因为他年纪轻,听说也才二十出头。刚进军营的时候还是个火头兵,后来没两年,就做了将军。”阿措认真解释道。
小蛮张大了嘴:“好、好厉害。但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阿措道:“小秀说的,她相好的也在军营里,以前和这位小将军还有些交情。”
“那他岂不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我说的交情是,她相好的以前仗着自己在军中混过几年,欺负过小将军。不过好在后面他也没报复回来。”阿措笑道。
姜妤一心二用,听见她们在说话,笑眼弯弯道:“你们要是好奇,后天我们去看看不就行了。”
以前在姜家,魏婳和姜明佩是绝不许她去凑这种热闹的。她们觉得一个闺阁小姐,和那些平头百姓挤在一块儿,有失体面。